如何構成非法拘禁
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對被害人的身體進行強制,使被害人失去行動自由的行為。由于這種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法律并不要求有其他危害的后果。犯罪手段是多種多樣的,如非法拘留、強行禁閉、隔離審查,等等。拘禁必須是非法的。司法機關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害性而認為有逮捕必要予以逮捕的;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的;任何公民對于正在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及時被發覺的、通緝在案的、越獄逃跑的、正在被追捕的,可以立即扭送司法機關處理。這些限制人身自由的行為,都是合法的,不能認為是非法拘禁的行為。但是,司法工作人員如果濫用職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公民以某種理由為借口私設公堂,非法拘禁他人,則是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權利的行為。
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并且以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為目的。犯罪動機可能是多種多樣的,如涉嫌報復、耍特權、逼取口供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量刑時可作為一個情節來考慮。
非法拘禁與刑訊逼供的區別
非法拘禁罪引,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自由權,所謂身體自由權,是指以身體的動靜舉止不受非法干預為內容的人格權,亦即在法律范圍內按照自己的意志決定自己身體行動的自由權利。公民的身體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產、生活和學習的保證,失去身體自由,就失去了從事一切正常活動的可能。非法拘禁罪與刑訊逼供罪的界限兩者都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實踐中往往互相牽連,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在于:
1、主體要件不同。前者是一般主體,后者只能是國家司法工作人;
2、犯罪對象不同。前者是一般公民,后者只能是被控有違法犯罪行為的犯罪嫌疑人;
3、犯罪行為表現和目的不同。前者是以拘禁或者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后者是對犯罪嫌疑人使用肉刑或者變相肉刑逼取口供。如果兩罪一起發生,互有關聯的,一般應按牽連犯罪從一重罪處理。非國家工作人員有類似“刑訊逼供”等關押行為的,不定刑訊逼供罪,可以非法拘禁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 注冊資金 抽資
2021-03-03商標字型相似是否構成侵權商標罪
2021-03-19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為干涉婚姻自由拘禁他人怎么定罪
2020-12-12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飛機延誤賠償的標準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違反保險法的行為
2021-02-1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