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集體行賄犯罪怎么處罰?
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相關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在單位行賄犯罪中怎么區分責任大小?
在單位行賄犯罪中,并非所有的直接責任人員都負有同等的責任。這種犯罪雖然也是自然人實施的一種有組織的犯罪,但它與傳統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實質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不能像共同犯罪的成員那樣分為主犯、從犯、脅從犯、教唆犯,而只能根據他們在單位行賄犯罪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分為主要和次要責任人員。
對于確定直接責任人員的主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職權的大小。職責權限越大,應負的責任也就越大。
2、因果關系的形式。在因果關系鎖鏈中,起支配作用的行為人負主要作用。
3、所起作用的程度。主動出謀劃策、積極實施者,所擔負的責任相對要重。
綜上所述,單位行賄犯罪,數額十萬即達到立案標準,對單位集體行賄處罰,實行雙罰制,對參與行賄的個人判處有期徒刑,其中單位法人是主犯,要承擔主要責任。單位行賄判刑的刑期是五年以下,區分主犯從犯,要從職權大小及參與行賄情節承擔認定。
怎么對單位行賄罪中的法定代表人量刑
行賄受賄罪定罪認定標準是什么?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責任侵權方會賠償多少
2021-03-04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2020人壽保險合同樣本
2021-01-06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發證
2020-11-08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