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務員法行賄的判罰是什么?
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百九十條 對犯行賄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行賄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行賄行為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對偵破重大案件起關鍵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三百九十條之一 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向國家工作人員的近親屬或者其他與該國家工作人員關系密切的人,或者向離職的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近親屬以及其他與其關系密切的人行賄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
二、行賄罪具有如下構成特征
1.行賄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公務行為的廉潔性。
2.行賄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與受賄的形式相對應,行賄也分為兩種情形:一是行為人主動給予受賄人以財物。
3.行賄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為行賄罪的主體。
4.行賄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且具有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犯罪目的。根據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制發的通知,“謀取不正當利益”,是指謀取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國家工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提供違反法律、法規、國家政策和國務院各部門規章規定的幫助或方便條件。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行賄的犯罪事實,應當基于實際來處理,但對于相關情況的處理,還需要掌握相關證據,司法機關在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后,如果發現行賄的金額達不到10000元以上的,那么可以按照公務員法中的行政處罰來處理。
個人行賄罪怎么量刑處罰?
單位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最新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保險的合同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避免糾紛
2021-03-17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轉讓土地使用手續審批程序是什么
2020-12-10土地出讓金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土地轉讓要什么手續
2020-12-17土地流轉有哪些好處
2020-11-19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