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行賄罪證據的要求是什么?
單位行賄罪證據的要求是必須要保證真實性,客觀性和關聯性,搜集受賄人利用職務之便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證據。這是證明受賄犯罪的前提條件。要注意查清受賄主體是否具有謀取行賄人所要利益的職權,查清受賄主體依法享有的職權及職權和地位所形成便利條件的范圍。實踐中,有的承辦人忽視這一問題,受賄人職權范圍模糊,最后由于不能確定受賄人是否具有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職便而無法受案;二是行賄人所要謀取的利益是什么?這一問題不查清查實,容易成為受賄人辯解的借口,受賄人可以借此辯解:行賄人沒有利益要求,或自己沒有也不能為行賄人謀求利益,所取得財物是因送禮、親友贈予等純粹民事法律行為而取得;三是受賄人是否利用職便為行賄人謀取了利益。雖然利益的實現與否不影響罪名的成立,但行賄人的利益已通過受賄人的職便得到實現的證據,是揭露受賄實質的最有力的武器。
收集受賄人收受了行賄人賄賂的證據。這是證實受賄犯罪的基礎條件。一方面,要收集證據證明受賄人收受的是行賄的賄賂而不是其他人的財物,以親友合法收入為借口的受賄犯罪分子往往利用這一環節做文章,把賄賂化為親友的合法收入,財物的取得表面上看來與行賄人毫無關系。另一方面,收集證據證明受賄人主觀上、客觀上已將財物占為已有,而不是暫時持有這些財物,以借貸和轉交第三人為借口的受賄犯罪,受賄人并不否認從行賄人手中拿到錢物,但辯解不是要收歸已有,而是以后要歸還或只是受托幫人轉交,自己并不想受賄。
收集受賄人制造假象的證據,撕破合法偽裝,揭示其受賄主觀故意。受賄犯罪分子制造合法取得財物的假象進行反偵查活動,不論行為有多么隱蔽,在客觀上總會留下各種痕跡,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是用做偽裝的合法行為的不正常現象;二是受賄人制造假象,進行串供偽證的事實,這些證據的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分子進行反偵查活動的事實以及所謂合法取得財物的虛假性,通過否定財物的合法取得,反面論證受賄犯罪的客觀真實。
同步收集證據、摧毀君子協議,深挖窩案串案。這是因為:第一同步取證可以切斷窩案串案犯罪嫌疑入之間的聯系,爭取時間,避免串供,取得突破案件的主動權;第二如果出現口供不一致,可以針對情況迅速調整取證策略;第三雖然行受賄雙方信誓旦旦,但案發后,雙方都猜疑對方能否遵守君子協議,這時只要適時抓住雙方的矛盾心理,就能擊潰同盟防線。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突標準的規定(試行))(1999.9.9 高檢發釋字[1999] 2號)
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八)單位行賄案(第393條)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當代社會現在單位行賄罪,如果要想準確的認定的話,那么證據是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當然這些證據的話,它是有一定的條件要求的,并不是毫無條件的都能夠在法庭當中被法官采取,所以其中必須要包含這與案件有直接的關聯,同時也必須是真實有效的證據。
事后感謝是否構成行賄罪?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個人行賄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流程是什么
2020-12-13勞動糾紛怎么起訴
2021-02-18國家監察委是行政監督嗎
2020-11-24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商業銀行擅自縮短營業時間如何處罰
2021-02-09格式合同侵害什么權益
2021-01-24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勞動糾紛二審受理后多久立案
2021-03-22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如何處罰
2021-01-07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