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外國公職人員的處罰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商業利益,給予外國公職人員或者國際公共組織官員以財物的行為。這是刑法修正案八的新增罪名,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
判斷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性質,不能受傳統職務犯罪司法實踐中國家工作人員的形式要件約束,應重點從相關雇員隸屬的公共機構以及其具體實施的職能是否具有公務屬性的實質角度進行司法判斷。
立法、行政、司法機構屬于公共機構,只要其隸屬人員實施的行為屬于行使公共職能,就應認定為外國公職人員。
公營企業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更難認定。這主要是由兩方面的因素決定:
(1)公營企業定性困難。在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實踐中,國家資本出資設立的企業包括國有資本全資擁有、控股、參股、不直接持股但實際控制等多種形式,究竟何種國家資本出資企業的形式屬于公營企業,各國的司法實踐均存在疑問。
(2)公共職能辨識困難。企業本質上是市場中的平等經營主體,究竟何種經營行為能夠認定為公共職能屬性,同樣存在疑問。對此,筆者認為,公營企業中外國公職人員的認定應當采取限制性解釋,即公營企業是指外國國家資本全資擁有的企業,其中的外國公職人員應當限定為履行公營企業管理職能的雇員。
我國法律上明確認定了對外國公職人員、國際公共組織官員行賄罪的犯罪事實,但在對犯罪事實進行認定之前,需要對外國公職人員的身份進行認定,只要在符合上述標準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合法的判決處理,并按照上述規定來進行判決,具體情況由司法機關認定。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怎么認定?
最新單位行賄罪司法解釋
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量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土地管理法有哪些內容
2021-03-18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注冊資金可以是資產嗎
2020-12-28著作權糾紛的處理有哪些途徑
2021-02-22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單位口頭通知調崗不降薪,勞動者是否可以去新崗位報到呢
2021-02-02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