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賄和受賄是一樣罪嗎?
行賄和受賄不是一樣的罪名,它們是一種對合犯罪,也就是行賄和受賄互為條件,從它們行為角度看,有行賄才有受賄存在,有受賄必有行賄存在。但從構成犯罪的角度上看,二者的對合關系并不是絕對化的,構成行賄罪不一定就構成相應的受賄罪:構成受賄罪也不一定就構成相應的行賄罪,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有關法律規定給付財物方不是行賄,而收受財物方卻是受賄。如我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沒有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不是行賄”,就是這種情況。
2、一方行賄數額小達不到立案定罪條件,而收受方因收受多起多人賄賂數較大而構成受賄罪。
3、一方犯有行賄罪而另一方卻未受賄。
在行賄與受賄這一雙方關系中,我們要看到行賄一方多數是處主動的—面,而受賄一方多數處于被動的一面,(索賄要除外)。在行賄人看來,由行賄付出的代價及財物,就向經商活動中的投資一樣(過去在辦案中發現有關單位將行賄的費用直接打入成本),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和好處,行賄所出的代價及財物與通過行賄得到的好處相比,前者要小得:多。行賄人為了得到高額的回報及好處,他們必然要不借一切本錢去行賄??上肟梢姡匈V人與受賄人之間存在一種誘發關系,在這種誘發關系的相互促進下,受賄之心一旦誘發;出來就會爆發出更大受賄欲望和想法,反過來以增長了行賄人膽量。
目前在賄賂案件的偵查中,追究受賄多,為了取得受賄的證據,不時不得不對—些行賄人放棄追查,將辦案的重點放在查處受賄上,這種現象如果普遍發展下去就會造成行賄有人非犯罪化的傾向。只要如實作證就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行賄人和我們執法人都持有這種態度和認識,就很限難從根源上消除賄賂犯罪了。由此可見,我們在制定刑事政策和刑事司法中:要從治本的原則出發,必須對行賄人予以嚴厲的打擊和懲罰,以期從根本上遏制賄賂犯罪的蔓延。
二、行賄行為的認定
行賄行為是認定行賄罪的客觀依據。在我們現實中,行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直接給予的,也有的是轉其他人手給予的:有的是在辦事中給予的,也有的是在辦事前給予的,還有的是辦完事給予的;有的是明給,也有的是暗給:有的是積極主動的給,也有的是對方索要才給。我國刑法設專條對行賄罪的客觀方面進行了描述。根據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的規定,行賄在客觀方面表現如下兩種行為之一。
1、行賄人給子國家工作人員財物
行賄人給予國家工作人員財物是行賄行為的基本形式。 財物包括兩種:一是金錢、二是實物。其中實物包括的范圍比較多和寬,實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的,從人們平時的吃、穿、住、用的各種物品到文化、藝寸之品無所不有。
除金錢和實物之外,—些有價的消費,如旅游、宴請、異性松骨、等等,能否認定為賄賂,目前我法律還尚無定論。從多年的法律實踐中的做法看。由行賄人出資的旅游費用,可以記入行賄人的數額中。但對行賄人的宴請費用,一股都是由于多人共同消費的,因此劉此費用認定為某一人受賄似有點不妥。至于異性松骨,國外有一些國家有性賄賂的規定,我國刑法沒有性賄賂犯罪的規定,我國現有一些學者在呼吁立法中增加性賄賂的內容,以解決性賄賂的問題,本人認為,從司法實踐的需要出發,從多年的司法實踐上看,對性賄賂有必要將其犯罪化:因為近幾年在個別一些地區和一些個別人,采用性賄賂比財物賄賂更為有效,但其危害性也遠遠大于一咱般財物賄賂,而社會影響特別壞。
2、在經濟來往中給子國家工作人的回扣和手繼費
在經濟來往中給予回扣和手繼費屬于在經濟來往中的行賄行為,該賄賂行為由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構成:
第一是違反閨家規定,對于違反國家規定我們又如何理解,根據我國刑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違反國家規定”是指違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行政措施、發布的決定的命令。從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對國家規定的理解較為寬,有的司法機關和司法工作人員將一般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規定,都認為國家規定。這種認為與“國家規定”的立法原意不相符。
在當代社會行為和社會,它往往是在一起,也就是說明存在著行賄那么就會有受賄行為,但是兩者在進行定罪量刑的時候,是按照刑法當中的不同的罪名來進行規定的,我國規定的有行賄罪和受賄罪,兩者客觀的表現行為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行賄罪最新司法解釋
行賄金額達到多少才構成行賄罪
被索賄是否構成單位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如何定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可以更改嗎
2020-11-08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虛假訴訟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4哪些公司可以通過募集設立
2021-03-13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是否可以追索
2020-12-29正規借條范本該怎么寫
2021-01-31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提前離職扣除工裝費合法嗎
2021-01-28學生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30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有關條文的細則釋義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