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行賄100萬會如何處罰?
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行賄罪定罪量刑。
單位行賄是由單位集體研究決定或者由其負責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實施,獲取的不正當利益也歸單位所有。如果在單位行賄犯罪中,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將單位行賄所取得的非法利益中飽私囊,歸個人所有的,根據本條規定,應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第389條、第390條規定的個人行賄罪處罰,即犯行賄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賄謀取不正當利益,情節嚴重的,或者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二、立案標準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10萬元以上不滿20 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2)向3人以上行賄的;
(3)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4)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單位行賄中“單位”范圍的界定
刑法第30條將單位犯罪的主體規定為“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從字面上看,單位的范圍是明確的,但是采用這種以單位的客觀存在的形式為標準的列舉,而不對單位本身的法律含義進行詮釋,必然導致許多或然因素的存在。《解釋》將單位犯罪的“單位”解釋為“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企業和具有法人資格的獨資、私營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解釋》仍未消除上述或然因素。雖然現行法律具體涉及到單位犯罪的有《海關法》等33部刑事、民事、行政、經濟法律,但由于這些法律都是針對特定類型的犯罪案件(不包括行賄犯罪),對其他單位犯罪案件不具有普遍適用性,不能適用于行賄犯罪案件,所以本文不進行引用和評述。現從靜態研究的視角,分析單位的范圍對界定單位行賄與個人行賄的影響。
如果公民或者企業為了獲得不法利益而向他人進行行賄時也是會危害到其他公民以及社會大眾的合法利益,所以說我國也是嚴禁出現行賄和受賄的行為,如果說行賄受賄的當事人在被司法機關追責前主動的坦白自己的罪行或者舉報行賄受賄行為時,也是可以從輕處罰的。
個人行賄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行賄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行賄罪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被政府收購要什么條件
2020-11-27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發生交通事故首先怎么辦
2021-02-03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保險公司把被保人寫錯了怎么理賠
2021-03-0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