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羈押 拘留 非法拘禁 拘役 緩刑 故意殺人 逮捕 取保候審申請書 監外執行 社區矯正 假釋 死刑
根據嚴格司法定義來說,并沒有經濟犯罪這個術語,這屬于約定俗成的一個名詞,經濟犯罪的種類很多,在立案和量刑上都比較復雜,很多人并不了解,在這里,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簡單的介紹“公安部經濟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這一問題。
一、常見的經濟犯罪立案標準
(一)非法經營罪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有關規定,對非法經營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追訴:
1、違反國家規定,采取租用國際專線、私設轉接設備或者其他方法,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進行營利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經營去話業務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2)經營來話業務造成電信資費損失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準,但因非法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者涉港澳臺電信業務,受過行政處罰2次以上,又進行非法經營活動的。
2、非法經營外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2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規定,采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商業單據,為他人向外匯指定銀行騙購外匯數額,在500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居間介紹騙購外匯數額在100萬美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非法出版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 15萬元以上的;
(2)個人違法所得數額在2萬元以上的,單位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3)個人非法經營報紙5000份或者期刊5000本或者圖書 2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500張(盒)以上的,單位非法經營報紙15000份或者期刊15000本或者圖書5000冊或者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1500張(盒)以上的。
4、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非法經營數額在3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5、個人或單位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5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50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二)挪用公款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挪用公款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5千元至1萬元以上,進行非法活動的;
2、挪用公款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
3、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數額在1萬元至3萬元以上,超過3個月未還的。
各省級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給他人使用。
多次挪用公款不還的,挪用公款數額累計計算;多次挪用公款并以后次挪
(三)行賄罪立案標準
1、行賄案(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條、第三百九十條)
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的行為。
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行賄數額不滿一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被勒索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已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以行賄罪追究刑事責任。
2、對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條)
對單位行賄罪是指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以財物,或者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給予上述單位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個人行賄數額不滿十萬元、單位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個以上單位行賄的;
③向黨政機關、司法機關、行政執法機關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3、單位行賄案(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條)
單位行賄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回扣、手續費,情節嚴重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為謀取不正當利益而行賄,數額在十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為謀取非法利益而行賄的;
②向三人以上行賄的;
③向黨政領導、司法工作人員、行政執法人員行賄的;
④致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因行賄取得的違法所得歸個人所有的,依照本規定關于個人行賄的規定立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受賄罪立案標準
涉嫌下列受賄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個人受賄數額在5千元以上的;
2、個人受賄數額不滿5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因受賄行為而使國家或者社會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
(2)故意刁難、要挾有關單位、個人,造成惡劣影響的;
(3)強行索取財物的。
二、新規定的五種案件的立案標準
近年來,貸款、票據、有價證券詐騙案屢見不鮮,為了加大該類經濟犯罪的懲處力度,《立案追訴標準(二)》在2001年追訴標準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情況、罪名之間的平衡等因素,提高了5種案件立案追訴標準中的數額標準。 5種案件的立案追訴標準如下:
1、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2、規定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使用偽造、變造的委托收款憑證、匯款憑證、銀行存單等其他銀行結算憑證進行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進行金融憑證詐騙,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二)單位進行金融憑證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4、 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5、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于“公安部經濟犯罪立案標準是什么”這一問題的簡單闡述,可以看出,主要的幾種經濟犯罪類型有非法經營、挪用公款和行賄受賄等,而不同的經濟犯罪的立案標準所設定的涉案金額數額也不同,進一步了解可參看高檢院、公安部頒布的規定。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泰州律師。
經濟犯罪的范圍是什么?量刑標準是什么?
經濟犯罪偵查是什么,有哪些偵查方法
當前經濟犯罪偵查的特點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對加倍索賠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9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2014年土地登記代理人《法律知識》:自愿原則
2020-11-16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