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拆遷中,動遷戶享有“漫天要價”的權利;但是,在公益拆遷(又叫政府拆遷)中,動遷戶無權“漫天要價”。
1、商業拆遷
(1)商業拆遷是指,開發商作為一般的民事主體,基于純商業開發性質的考慮,出于營利的目的,經與被拆遷人協商一致,被拆遷人將其房屋所有權以及土地使用權轉讓給開發商,開發商將所取得的房屋拆除,并在該基地進行房地產開發的行為。
(2)商業拆遷的本質在于,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應該貫徹平等、意思自由原則,不得強買強賣。被拆遷人喪失房屋所有權獲得的應該是足額的賠償,而不是“補償”。而且作為一種極端的例子,即使拆遷人提供了非常優惠的對價,如果被拆遷入不同意,那么拆遷就不能進行。
(3)特征:一是商業目的性,二是合意性,三是拆遷補償的不確定性。商業拆遷必須建立在平等自愿、意思自治的合同基礎上,被拆遷戶與開發商達成合意,不得強買強賣,不得強制拆遷。由于拆遷協議是雙方協商的結果,所以拆遷補償沒有法定要求的合理性,北大教授錢*星說過:商業拆遷中漫天要價是被拆遷者的合法權利。
(4)房屋估價原則。按照目前房地產估價的行業規則,在商業拆遷中,為了完成項目進度,評估人員可以根據“甲方”(一般為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要求,或增加房屋面積或提高補償價格,促使被拆遷人同意拆遷。
2、公益拆遷(又叫政府拆遷)
(1)公益拆遷是指,政府為了不斷實現和增進社會的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進行強制性的實施房屋拆遷與改造,政府通過房屋拆遷進而形成的能夠滿足政府管理需要的一種社會資源。比如,可以實現基礎性、服務性、保障性公共利益,可以增加財政收入,可以提高地區經濟增長率,當然,地區主政官員還可以借助拆遷改造的過程來撈取政治資本。
(2)公益拆遷的實質是一種剝奪公民房屋所有權的行為,是一種具體行政行為,政府與被拆遷人之間形成一種行政法律關系,服從是其主要特征,符合征收的概念。故政府拆遷其實就是一種行政征收。
《憲法》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物權法》第42條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3)特征。一是公益目的性,二是強制性,三是合理補償性。公益拆遷是民事法律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的結合,公權力的介入賦予了拆遷行為的強制性。政府對拆遷范圍內的居民或單位進行合理的補償或安置,體現了拆遷行為的公平正義。
(4)房屋估價原則。按照目前房地產估價的行業規則,在公益拆遷中,政府出錢進行的項目拆遷不同于商業拆遷,評估人員要嚴格按照標準操作,否則將會使國家財產受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是如何規定拘役的
2020-12-22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交通意外保險怎么賠償
2021-01-01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機動車轉讓保險手續未變更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
2020-11-24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