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情引誘能否認定犯罪未遂?
特情引誘是構成犯罪未遂的,
刑法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未遂。根據此規定,犯罪未遂具備三個特征,一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二是犯罪未得逞;三是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同時符合這三個特征的,才能成立犯罪未遂。
對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首先,犯罪未遂應當負刑事責任。其次,由于刑法規定的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此要確定對于犯罪未遂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三,在確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況下,要進一步確定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處罰。
對于未成年人實施的輕傷害案件、初次犯罪、過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誘騙或者被教唆實施的犯罪案件等,情節輕微,犯罪嫌疑人確有悔罪表現,當事人雙方自愿就民事賠償達成協議并切實履行,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作出不起訴的決定,并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予以訓誡或者責令具結悔過、賠禮道歉。
二、如何判斷犯罪分子準備著手犯罪?
1、實行行為必須實際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例如,攜刀埋伏路邊伺機行搶的搶劫犯,如果在行為出現之前即被抓獲的,不能認為搶劫已經著手,仍應屬犯罪預備的行為。
2、實行行為必須對犯罪的直接客體造成了直接威脅。否則,即使已經接觸或者接近犯罪對象,也不能認為是犯罪著手。例如,尾隨行為,對犯罪客體只是一種間接的潛在威脅,尚未直接危及犯罪對象的安全。其行為完全符合犯罪預備行為的本質和要求。只有再往前發展一步,直接指向犯罪對象,造成了實際的威脅,才能視為行為人實行犯罪的著手。
3、實行行為必須能夠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發生。有些犯罪實行的行為雖然還沒有直接接觸犯罪對象,但只要這種行為能夠對犯罪的客體直接引起危害后果的,就應認為是已經著手實行犯罪。例如,行為人只要把毒品放在被害人要吃的食物里,就有可能導致被害人死亡。
綜合上面所說的,犯罪未遂的存在就是沒有對得逞自己的犯罪行為,對于特情引誘在處理一些案件上面是會存在的,但對于犯罪的結果是不會進行實現的,所以,案件的處理就會結合實際的情況來,如果是存在有未遂的現象,那么也會對案件考慮是否可以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可減輕刑事處罰嗎
特情犯罪未遂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犯罪未遂的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已拆遷有法律時效嗎
2020-12-12網絡侵權律師函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25律師限制會見三種情形
2021-03-15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擔保法
2020-12-02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遺產繼承公證能改嗎
2020-12-12偽造父母死亡證明過戶是否違法,房屋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05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飛機延誤一天賠償多少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