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侵權主體非常重要,如果不了解賠償侵權主體的話可能帶來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國家賠償侵權的情況,這樣的話主體的界限是非常不明顯的,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國家賠償侵權主體是什么,那具體來說國家賠償侵權主體是什么呢?
國家賠償侵權主體是是什么?
1、國家機關
國家機關是指依照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設置的,行使國家權力、實現國家職能的機關。在我國,按照國家機關的不同職能,可以分為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軍事機關。由于國家機關在行使權力過程中都有可能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所以,理論上所有國家機關都是侵權行為主體。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的規定也反映了這一點。憲法第41條第3款規定,由于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民法通則第121條規定,國家機關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國家機關都是侵權行為主體,各國法律對此都有所限制。只有特定范圍的國家機關才構成侵權行為主體,這與國家賠償的范圍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國作為侵權主體的國家機關有以下幾類:
(1)國家行政機關。國家行政機關是指依照憲法和行政組織法的規定而設置的行使國家行政職能的國家機關。首先,行政機關是專門代表國家行使國家職能的,因而與政黨、社會團體及社會組織有嚴格區別;其次,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職能,即執行法律,管理國家內政、外交事務,這一點與行使立法職能的立法機關、行使司法職能的司法機關有著嚴格的區別;最后,行政機關是依照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設置的國家機關,這一點與根據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組織有區別。就范圍而言,行政機關包括上至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下至基層人民政府鄉鎮政府的各級各類行政組織,不僅包括各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和機構,也包括非常設機構和臨時機構。由于行政機關在執行法律,管理內政外交事務時必然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生各種關系,因而很有可能成為國家侵權主體。對于國家行政機關實施的侵權行為,國家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國家司法機關。國家司法機關是指代表國家行使偵查、檢察、審判和看守所、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根據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包括行使刑事偵查權的各級公安機關和安全機關,行使偵查權和檢察權的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檢察院,行使審判權的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行使監獄管理職權的監獄管理機關。必須說明的是,公安機關和安全機關雖然是國家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但依照法律行使一部分司法權力,即偵查權,因而它們是具有雙重職能的國家機關。專門人民法院中的軍事法院,專門人民檢察院中的軍事檢察院雖然是軍事機關的組成部分,但它們行使的權力是司法權力,所以也是具有雙重身份的司法機關。此外,監獄管理機關也是行政機關的組成部分,但它行使的是執行刑罰的權力,因而也屬于具有雙重身份的司法機關。司法機關掌握和行使的權力與公民、法人的人身財產權利息息相關,因而司法機關也可能成為國家侵權主體,國家對于司法機關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國家依照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在各類國家機關工作的,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公務的人員,包括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司法機關的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和監獄看守管教人員等,但不包括國家機關的勤雜人員和服務人員。因為勤雜、服務人員不行使國家權力,也不執行公務。由于勤雜、服務人員違法侵犯他人合法權利造成損害的,如機關司機撞傷他人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即使要賠償,也應當由司機所在機關以其自有財產依照民法的規定給予賠償,不適用國家賠償的規則。
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行政機關的公務員、司法機關行使偵查、檢察、審判和監獄管理職能的工作人員,同時也包括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人員和行政機關委托的行使國家權力的人員。此外,還包括自愿協助執行國家公務的普通公民。當然,對上述人員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國家是否承擔賠償責任,還要看是否符合其他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例如,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在休假期間毆打他人的行為是個人行為,國家不負賠償責任,此時的公安人員就不是國家侵權行為的主體。
3、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是指根據具體法律、法規的授權而行使特定行政職能的非國家機關組織。首先,它們是非國家機關組織,不具有國家機關的地位,只有在法律、法規授權時,它們才享有國家權力和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其次,法律、法規授權組織是以自己名義行使職權并承擔責任的,與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以行政機關的名義行使職權并由行政機關承擔責任有質的區別;再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使的特定職權是具體法律、法規授予的,而非行政組織法授予的,法律、法規的授權通常限于某種具體領域和事項:最后,具體法律、法規對相應組織的授權是有期限的,一旦行政事項完成,授權即告終止。
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范圍通常很廣,包括社會組織、團體、企事業組織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行使行政職權時必然對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產生影響,所以,它們也是國家侵權主體之一,國家對其行為應當承擔責任。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人員根據法律、法規行使權力履行職務的行為應當視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行為,國家也應當對此承擔責任。
4、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和個人是指受行政機關的委托行使一定行政職權的非國家機關的組織和非國家公務員的個人。首先,被委托的組織不是國家機關,被委托的個人也不是國家公務員,他們的經常性工作不是執行國家公務;其次,被委托組織和個人僅能根據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職權,非經委托,不得行使國家職權;再次,被委托組織和個人以委托機關的名義行使權力,其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由委托的行政機關承擔;最后,被委托的組織行使的職權是基于委托機關的委托,而非法律、法規的授權。受委托的組織和個人行使職權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雖然侵權主體是被委托的組織和個人,但責任應當歸屬于委托的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承擔國家賠償責任。但是,委托機關并不是對受委托組織和個人的所有行為承擔責任,如果受托人按自己意愿從事與職務無任何關聯的行為造成損害,國家不負責任。
生活中如果遇到侵權情況的話,不管賠償侵權主體是什么單位我們都應該及時的去處理這些問題,維護自身的權益,不過不同的情況下國家賠償侵權主體是屬于哪個單位都是不同的,具體的情況我們可以選擇到當地的相關部門咨詢,有條件的話可以聘請律師進行處理。
職務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校園侵權包括哪些情況,誰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拆遷安置房不交物業費怎么辦
2021-01-09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轉按揭貸款需要交錢嗎
2021-03-20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如何書寫開發房地產協議書呢
2020-11-25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勞動爭議調解書可以再要競業限制金嗎
2021-01-16國外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2-05單獨的航班意外險不包括航班延誤責任
2020-11-21此人身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4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保險經紀人管理辦法有什么規定
2020-11-08土地出讓能設置條件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