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是一種國家的責任擔當的表現,因為一旦辦案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犯下多大的錯誤,就會給受害人造成損失 。只是國家的職務行為,而國家是首當其沖的司法活動的受益者,自然“犯錯”的時候,有義務來承擔這個責任。那么,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立案的審理程序是怎樣的呢?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
1、國家賠償案件立案的審理程序
賠償申請人依照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從提出國家賠償申請到最終取得國家賠償,由于國家賠償的義務主體不同,所以,人民法院對國家賠償案件的審理,也有兩種不同的審理方式。
行政賠償部分,由行政審判庭依照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用訴訟方式進行審理。刑事賠償和非刑事司法賠償部分,由賠償委員會依照國家賠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用非訴訟方式進行審理。
兩種審理方式的主要區別是:前者采用合議制,以開庭審理為主,作出賠償判決,實行兩審終審制,一方不服的,經過二審才具法律效力;后者法律沒有規定以合議制的方式進行,賠償委員會適用書面審理方式,必要時可以進行聽證,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作出賠償決定,該決定一經作出,便具法律效力。
2、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受理下列賠償案件:
(一)基層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作決定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決定有異議,在法定期限內向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
(二)市人民檢察院分院、公安局、安全局、監獄管理局等為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復議決定或者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中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
(三)中級人民法院本院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
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受理下列賠償案件:
(一)中級人民法院為賠償義務機關,逾期不作決定或者賠償請求人對賠償決定有異議,在法定期限內向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
(二)市人民檢察院為復議機關,逾期不作復議決定或者賠償請求人不服復議決定,在法定期限內向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
(三)賠償請求人或者賠償義務機關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條的規定提出申訴的;
(四)高級人民法院本院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
保障人民群眾能夠依照相關的律法來行使請求國家賠償的權利,確保人民法院能夠及時和準確審查國家賠償申訴案件,相關機構都會有一系列非常切身保障受害人利益的奏效的立案審理程序。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什么時候立案,立案時間可以在詢問筆錄之后嗎
刑事案件二審程序應當開庭審理的情況有哪些?
合并審理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人未確定承諾期限如何處理
2020-11-09怎么查合同有沒有解除
2020-11-25單位墊付醫療費用如何賠償
2020-12-05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孕婦騎電動車撞了機動車責任怎么擔
2020-11-28公司贈與員工股權協議書有效嗎
2021-03-03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仲裁協議的獨立性具體是怎么樣的
2021-03-04人死了租地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4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勞動合同期限怎么填
2021-01-02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夏季有車族發生有哪幾種情況,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