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沒有個人賠償的這樣一種說法,所謂的個人賠償實際上也就是在民事糾紛當中,或者有些特定的刑事案件過程當中,給受害者造成了財產損失,需要對受害者進行民事賠償,這是一般的賠償行為,還有些特定情況下的國家賠償,這兩種肯定是不一樣的。那么,國家賠償與個人賠償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國家賠償與個人賠償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國家依法負擔經濟補償。
民事賠償是指損害賠償義務人由于違法或違約,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雖然存在著密切聯系,但是二者之間存在著許多重要的區別:
1、賠償主體不同。
在民事賠償中,賠償的主體不一定是國家,侵權賠償責任由侵權人本人承擔;在國家賠償中,賠償主體是國家,雖然國家也可能成為民事賠償的主體,但是國家作為民事主體時不是以公務身份出現的,不是因為職務行為成為賠償主體的。國家作為國家賠償主體時,具體的賠償義務由某一具體的國家機關代表國家履行,違法行使職權實施侵權行為的國家機關或者實施侵權行為的工作人員所在的國家機關,是國家賠償法律關系中具體履行賠償義務的主體(立法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除外),國家賠償主體與實際賠償義務機關不像民事賠償那樣是一致的,而是分立的。
2、賠償范圍和種類不同。
國家賠償的范圍有限,一般比民事賠償窄,在《國家賠償法》中,不僅規定了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的16種情形,在第五條和第十七條里,還列舉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9種情形,而且民事錯判、輕罪重判、公有公共設施損害,國家也不予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賠償的種類有行政賠償、刑事賠償和部分非刑事司法賠償3種,國家損害賠償內容僅限于直接損失與財產損失,未將間接損失與精神損失作為國家賠償的損害內容,而在民法通則中對后兩種損失規定了適度的賠償。
3、賠償原則不同。
民事賠償主要采用歸責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歸責原則又分為過錯責任原則和無過錯責任原則兩種,另外還有所謂的過錯推定原則,它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國家賠償法》則采用的是違法原則,在我國只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構成《國家賠償法》規定的違法行為,即使行為人沒有過錯,國家也要負賠償責任;反之,如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合法,即使主觀上有過錯,國家也不負賠償責任。
4、賠償程序不同。
《國家賠償法》規定了行政賠償程序和刑事賠償程序兩種。由于引起司法賠償的損害事實本身發生在訴訟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有關機關申請賠償,毋庸提起訴訟,國家賠償中只有行政賠償可以由受害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受害人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往往要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在得不到解決時方可提起訴訟。而民事賠償則沒有這一前置程序,它適用民事第一審普通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和執行程序。刑事賠償程序有自己的特別賠償程序。先由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其確定違法行為,然后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在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給予賠償,對賠償不服或有爭議的,可以申請復議。若對復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復議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復議機關所在地的同級人民法院(中級以上)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賠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可以不必經過復議程序,直接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5、賠償方式和標準不同。
國家賠償的主要形式是金錢賠償,而民事賠償除采用金錢賠償方式外,還可采用返還原物、賠禮道歉等10余種形式。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賠償標準上,我國《國家賠償法》堅持賠償標準應與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和國家財力相適應原則,國家賠償不可能充分填補受害人的實際損失,只是在盡可能的范圍內賠償受害人的損失,賠償請求人得到的賠償往往少于其實際受到的損失。民事賠償采用的是賠償應與損失相當原則。
國家賠償和個人賠償的賠償主體是不一樣的,民事賠償當中多半都是由被告方賠償原告方的,而在國家賠償中,賠償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另外賠償的范圍和種類,以及賠償的原則,程序等各方面都不一樣。而且可以說申請國家賠償也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某些特定情況下,只有最高法才有資格啟動重審的權利。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侮辱罪公安能否立案
2020-12-31公證處以外的人員能兼任公證員職務嗎
2020-11-2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公司名稱被搶注商標使用可否起訴侵權
2021-02-07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非婚生子可以繼承生父遺產嗎
2021-01-08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被繼承
2020-12-07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解除競業限制是勞動仲裁嗎
2020-11-18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公司申請破產不給員工補償是否合法
2020-12-06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免責條款不說明保險事故就不免責
2021-02-10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