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里其實知道我國所有的侵權所要承擔的責任都是因為侵權的行為和他所造成的后果,存在著因果《國家賠償法》當中關于國家賠償也必須要存在著因果關系,否則國家不會進行賠償。因此很多人想知道國家賠償法中的因果關系的法解是什么?下面為大家介紹。
一、國家賠償法中的因果關系的法解是什么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和相關立法精神,構成軍事賠償應符合以下幾個要件:
(1)損害事實的存在。
任何賠償都是針對損害而言的,沒有損害的存在也就無從談及賠償。軍事賠償責任也并不例外,其首要條件應是有損害的存在,而且損害必須具備某種性質,才能得到國家的賠償,并不是任何損害都可以得到國家的賠償。
①損害后果已經發生,確實存在現實損害,而不是將來可能發生的不確定的損害;
②損害的必須是人身權、財產權;
③損害的必須是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違法的利益不發生損害賠償。也就是說,只有當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軍事機關或軍人的損害時,國家才承擔軍事賠償責任。
(2)造成損害的侵權主體是國家軍事機關及軍人或是受其委托的組織和個人。非軍事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造成的損害,軍事機關不負軍事賠償責任。
(3)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
根據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引起國家賠償責任的必須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軍事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也應適用違法原則。即軍事機關及軍人違法行使職權造成損害的行為引起軍事賠償責任。具體是:①產生損害的行為必須是行使軍事管理權的行為,如軍事機關或軍人在民事活動中的行為,軍人的個人行為等都與行使軍事職權無關,不構成國家侵權行為;②必須是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
(4)違法行為同損害后果有因果關系。
軍事賠償責任,必須根據軍事機關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某種客觀聯系時才產生。軍事機關的侵權行為是原因,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害是結果,二者之間存在這種因果關系是軍事賠償責任成立的必要條件。法律上的因果關系中的原因限于和損害有直接聯系的原因,即行為 與結果必然是某行為而不是其它行為造成的,如果在行為與結果之間沒有這種緊密的聯系,因果關系就不能存在。
在軍事賠償里,我們要分清國防行為與軍事行為。因為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因此,分清兩者,進而才能分清有無訴權,有無得到賠償的權利。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國防行為”應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為保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來侵略,平息動亂和制止顛覆,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直接相關的活動。其中主要包括宣布和進行戰爭,進行戰爭動員和準備,宣布和實施戒嚴,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建設大規模軍事設施和軍事基地,以及進行戰略武器試驗等活動。除此以外的其它活動應不享有司法豁免權。
在軍事賠償的審判管轄問題上,筆者認為由軍事法院管轄較為合理。由于軍事賠償案件涉及地方和部隊的關系以及軍事活動的保密性,因此不適于地方法院管轄。若由地方法院進行審理,
一是目前地方保護方義盛行,并已延伸至司法部門,地方法院中的某些保護主義現象造成了軍事賠償糾紛難以及時正確地處理,有些地方人員甚至無理糾纏,造成軍事賠償案件難以處理或不公正。
二是若由地方司法人員調查或參與調查軍事賠償案件,勢必要涉及一些軍事秘密,這顯然在許多情況下不利于軍隊的保密工作,若要搞好保密工作,又必然妨礙調查工作的進行與展開,勢必造成審理工作中的二難境地。這些都不利于依法正確及時處理軍事賠償糾紛和保護國防利益。
因此,在軍隊已存在專門的軍事法院的情況下,由軍事法院進行管轄有利于軍事賠償案件的審理。但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造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合法權益損害的,不應納入軍事賠償的范圍,而應納入司法賠償的范圍,按司法賠償的性質、構成、程序進行賠償。雖然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屬于軍事系列,但二者是由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的,都屬于司法機關。因此,軍事司法機關的違法侵權案件應納入司法賠償范圍之列,這與我國憲法的規定是相一致的。
二、相關概念介紹
國家賠償時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或存在過錯等原因行使職權的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的責任。
與其他形式的賠償責任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國家承擔責任,機關履行賠償義務。國家賠償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由國家承擔法律責任,最終支付賠償費用,由法律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具體賠償義務,實施侵權行為的公務人員并不直接對受害人承擔責任,履行賠償義務。國家是抽象主體,不可能履行具體的賠償義務,一般由具體的國家機關承擔賠償義務,因此,形成了“國家責任,機關賠償”的特殊形式。不過,不能由此把國家賠償等同于機關賠償責任。
2、賠償范圍有限。是一種有限賠償責任。國家賠償法規定了國家賠償的范圍,也明確了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各種情形。
3、賠償方式和標準法定化。國家賠償的主要方式是支付賠償金,輔助方式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標準因侵犯的對象和程度的不同而變化,且賠償數額有最高限制。
4、賠償程序多元化。國家賠償的另一顯著特點是賠償程序多元化,不僅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適用不同的程序,而且同樣是行政賠償,受害人可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一并提出,還可以單獨提出。
首先,這里指的因果關系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國家所存在的違法的行為和損害后果產生因果關系。當然,這種損害和果它包括損害所實際產生的后果,必須是已經確定發生了的。除此之外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我國國家賠償的特點。
2020年最新意外死亡賠償標準
發生工傷能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中對于現役軍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
2021-01-14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留置權的取得范圍怎么規定
2021-01-10案外人無法通過執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非血緣父親能否獲得撫養權
2020-12-18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企業投保企業財產綜合險的賠款計算方式
2021-01-13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