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逃避偵查或者審判
犯罪行為的追訴期限主要有以下考慮:對犯罪行為不能無限期追究,否則不利于社會關系的穩定,因此對追訴行為采取了“立案偵查”或者“受理案件”等條件限制。
首先,該款沒有限定“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必須是犯罪嫌疑人,在很多案件中,立案時并不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誰,因而逃避偵查并不需要有偵查機關已確定該犯罪嫌疑人這一前提。大多數犯罪分子在作案時或作案后均會采取隱蔽、偽造現場或其他不易被發覺的手段以免被發現,未被司法機關列為犯罪嫌疑人的也可能實施逃避偵查的行為。
其次,“逃避偵查或者審判”顯然包含了犯罪行為人的主觀認識在其中:如果其不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案件,當然其逃避行為在主觀上就沒有妨礙司法機關行為的故意,其犯罪須受追訴期限的限制,即超過一定期限對該犯罪就不再追究;如果其知道的話,則反映出其較大的主觀惡性,該行為又加大司法成本,因而應“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最后,如果該款的“立案偵查”限定為發現了犯罪嫌疑人,那對該犯罪嫌疑人一般會采取逮捕等強制措施,而對于已經被逮捕或取保候審等的犯罪嫌疑人屬在逃犯,其不需要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因此,如果將該款的“立案偵查”限定為發現了犯罪嫌疑人,則該款規定失去了意義。
綜上,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雖然司法機關尚未查明犯罪嫌疑人,但犯罪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該案件,而其未主動歸案的,就是“逃避偵查或者審判”,對其犯罪就不應受追訴期限的限制。當然,犯罪行為人是否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偵查或者受理該案件,除了行為人的供述,還需要結合行為人的其他行為來判斷:如司法人員就此案向其做過調查,或者調查他人時其在場,無正當理由突然外出、失去聯系等等。
法律依據
《刑法》
第八十八條?在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立案偵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偵查或者審判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訴期限內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訴期限的限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如何理解逃避偵查或者審判”問題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到律霸網咨詢,竭誠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要去稅務局嗎
2020-11-16什么是以租代售
2021-03-22首套房怎么界定
2020-12-07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常見的保險事故專業術語有哪些
2021-02-13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車被砸了如何找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25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