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從事與國家公務無任何關聯的純私人民事行為造成損害的,公務員須負個人侵權賠償責任,如稅務管理員與鄰居打架的致人傷害,國家機關司機為家人運貨撞傷他人等均屬之。
2.與執行公務無關的個人犯罪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由公務員個人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公務員犯有殺人、詐騙、盜竊之罪造成他人損害的,均由個人賠償。
3.公務員執行公務時犯有個人嚴重過錯造成損害時,一般由公務員個人負賠償責任。"個人過錯"概念源自法國,與公務過錯相對。指公務員執行職務中有故意、惡意行為或重大疏忽,超出職權范圍的行為。個人過錯可能發生在兩種情況中,一是過錯發生在執行公務以外的行為,稱為與行使職務有"客觀上的脫離,"的行為,實際上指前兩種情況。此種情形由個人負責較容易理解。二是個人過錯發生在執行公務中,通常因公務員的某種缺陷、一時沖動和疏忽大意而產生,稱之為與行使職務有"主觀上的脫離"。如執行公務時公報私仇、蠻橫無理甚至付諸武力。而主觀脫離性過錯又有兩種:一種是公務員有個人目的,在行使職務中謀取個人利益,或由于個人恩怨打擊報復;另一種是公務員行為的性質已不屬于應有的范圍,如警官執行公務時,粗暴毆打他人,管教人員辱罵在押人犯等。在美國、新西蘭,對于公務員的毆打,誹謗,惡意引起的侵權行為,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而由公務員個人承擔。
公務員個人賠償責任具有兩類特征:第一是公務員行為與公務無關,即使有關,也須以公務員有故意,惡意為條件。在執行公務中,無任何過錯或只有過失而無故意的,個人一般不負賠償之責。第二,對公務員作為自然人的純個人行為:犯罪行為;公務執行中的個人過錯行為,受害人依以民法請求公務員個人負賠償責任,一般不得依以國家賠償法向國家請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社區戒毒的期限幾年
2021-03-23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勞動爭議有些類型
2020-12-31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人身保險退保是什么意思
2021-01-06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承包合同工人受傷有沒有責任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