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國家賠償制度采用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我國國家賠償制度采用的歸責原則主要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即以職務違法行為為歸責原則的根本標準,而不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存在主客觀過錯為標準。
意味著國家機關的職權行為只有違法侵權的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國家機關的職權行為并不違法,不論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權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是否給公民造成了實際損害,國家都不承擔賠償責任
體來說,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在歸責原則方面的重大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1)總則部分取消了違法歸責原則在《國家賠償法》中的指導地位,而同時未明確規定其他歸責原則作為替代,這表明我國國家賠償最終采用了多元歸責原則體系。具體為,《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內容由“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修改為“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2)刑事賠償部分“錯誤逮捕”修改為無罪羈押賠償,即只要案件最終處理結果無罪,即給予賠償,并不嚴格要求原來的逮捕違法,這進一步表明刑事賠償中結果歸責原則的確立。具體為,原《國家賠償法》第十五條第二項“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修改為現第十七條第二項“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根據上述修改內容,修改后的《國家賠償法》同時采用了結果歸責原則和違法歸責原則兩種體系,既加強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保護,又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規范執法的功能。就各歸責原則的具體適用來說:《國家賠償法》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第十七條第一項、第四項、第五項,第十八條第一項適用的是違法歸責原則;《國家賠償法》刑事賠償第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十八條第二項適用的是結果歸責原則。
綜上所述,我們國家對國家過錯導致當事人人身受到損害的案件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在此類案件中需要將違法的機關一并調查出來后要求其承擔責任的,而最終的追究責任的原則就是具體做出違法行為和決定的機關來承擔最后的責任。
怎么申請國家賠償?
申請國家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司法拘留國家賠償金額是如何計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車險索賠須知
2021-02-20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