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賠償的概念是什么?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國家機關履行賠償義務。
根據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
2018年5月16日,最高檢刑事申訴檢察廳下發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在辦理自身作為賠償義務機關的國家賠償案件時,執行新的日賠償標準284.74元。
國家賠償,又稱國家侵權損害賠償,是由國家對于行使公權利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的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根據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決定》修正。該法第2條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二、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的區別
國家補償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其合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的損失,國家對其給予彌補的制度。國家補償責任在國家賠償責任之前就已經存在。其與國家賠償的區別為:
1、兩者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以違法為前提;國家補償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不以違法為前提。
2、兩者性質不同。國家補償的根本屬性在于國家對特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損失的填補,旨在求得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其與普通公眾間的利益平衡,并不意味著任何對國家的非難。這可以說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3、時間要求不同。國家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損害的實際發生,即先有損害,后有賠償;而國家補償即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前進行,也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后進行。
4、兩者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為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5、工作人員的責任不同。國家賠償制度中有追償制度。在國家賠償了受害人的損失以后要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作出違法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追償,但是國家補償制度中沒有追償制度。
國家賠償主要包括兩部分,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造成國家賠償的原因往往是因為國家行使職權,給公民造成了損害。需要注意的是,國家賠償和國家補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兩者在發生基礎、時間、性質等發面都有不同,需要仔細區分。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110可協調租房糾紛嗎
2020-12-04服刑人員交罰金的流程
2021-02-08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調整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程序
2021-01-13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合同的解除
2021-02-16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保障房土地出讓金要怎么交
2021-01-29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賓館拆遷,拆遷辦要求停業半年,這半年的損失拆遷方補償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