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國家賠償責任是什么
國家賠償責任,是指國家機關或國家公職人員在執行職務中侵犯了民事主體合法權利造成損害時,依法由國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國家賠償責任制度產生于19世紀末,本世紀中才在各國得到長足的發展,中國1982年憲法和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均對其作了原則規定。
構成要件:
(1)其行為主體只限于國家機關或國家公職人員;
(2)行為主體須在執行職務中實施了民事侵權行為;
(3)其行為須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的損害后果。國家賠償責任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民事賠償責任,另一是冤獄賠償責任。學說中亦有認為國家賠償責任本質上是某種行政賠償責任。
二、國家賠償的性質有哪些
從第二種意義上講,國家賠償責任的性質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代位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國家賠償是公務員的侵權行為造成損害,由國家代為承擔賠償責任。就是說,國家承擔的責任并不是自己本身的責任,而是代公務員承擔責任。從理論上講,公務員就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應由公務員自己承擔責任,但因公務員財力有限,為確保受害人能夠得到實際賠償,改由國家代替公務員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2、自己責任說
該觀點認為,無論公務員有無主觀過錯,只要損害發生在國家權力運作過程中,由違法行為所引起,國家都要負賠償責任。該學說認為,國家授予公務員執行公務的權限,本身就包涵著被公務員違法執行的可能。也就是說,權限本身已具有危險,所以國家自己應當負擔危險責任,而與工作人員個人是否對此加害行為有無故意或過失以及應否負責無關。
3、合并責任說
該說認為,國家賠償責任的性質不能一概而論,應視公務員是否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而定。如果公務員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則因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屬自己責任;如果公務員不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僅具有受雇人的身份,則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國家所承擔的賠償責任,系代位責任。。也就是說,具有公務機關身份的公務員所為的侵權行為,可視為國家自身的行為,國家自應就其侵權行為承擔自己的責任,反之,公務員若僅居于受雇人地位而不具有公務機關的身份,,則其侵權行為不能視為國家的,故國家所應負的賠償責任,僅為代位責任。兩者依具體情形,擇一適用。
4、中間責任說
該說認為,公務員的侵權行為被認定為公務機關的侵權行為時,國家對公務員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是自己責任。如果公務員在實施侵權行為、塒,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則該行為便失去了公務機關行為的性質,僅為該公務員個人的行為。國家本不應該對這種行為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只是為了保護受害人的權益而承擔賠償責任,這種責任系代位責任。
5、折衷說
該說認為,國家賠償責任的性質,應依下列情形而定:如果公務員執行職務時實施侵權行為造成損害,其賠償責任應屬于國家自己責任;如果從國家賠償責任的要件觀察,須以公務員具有“故意或過失”始能成立,則該責任又具有代位責任的性質。
對于已經形成的民事侵權行為并且對當事人造成了人身和財產損害的后果,是必須要進行賠償的。而賠償也是分為兩種的,一種類型是民事的賠償責任。一種的是冤獄賠償的責任,也就是說當事人因為沒有查證清楚的案件誤入監獄,被判刑,這種是需要賠償的。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冤案國家賠償標準是什么?
房子遭強拆國家賠償申請書注意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探視權怎么行使,一方不履行協助實現探視權怎么辦
2021-01-15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融資租賃合同法律關系中將涉及哪些主體
2021-03-16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需要登記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