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國家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指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受害人有權要求國家給予賠償,國家應當依法承擔賠償的責任,其依據是,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由于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害的人,有依法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和1994年5月臺票2日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二、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國家補償的區別
國家賠償是從民事賠償發展而來的,因此兩者有許多共通之處。但是,國家賠償是獨立于民事賠償的自成體系的法律制度,兩者的區別可概括為:
1.賠償發生的原因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侵權行為引
國家賠償
起;而民事賠償由民事侵權行為引起。(《民法通則》規定的公務侵權與國家公權力的行使有關,公務侵權的民事責任實際適用《國家賠償法》的規定。)
2.賠償主體不同。國家賠償的主體是抽象的國家,具體的賠償義務由國家賠償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履行。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互分離。而民事賠償的主體通常是具體的民事違法行為人,賠償主體與賠償義務人相一致。
3.賠償的歸責原則不同。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違法原則,而民事賠償的歸責原則體系由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構成。
4.賠償程序不同。國家賠償的程序較民事賠償更為復雜,其區別在于:首先,在提起國家賠償訴訟之前,除在行政訴訟中一并提起賠償外,請求人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即實行賠償義務機關決定前置原則,不經該決定程序,法院不予受理,而在民事賠償程序中,受害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賠償請求,無須經過前置程序。其次,證據規則不同。國家賠償一般實行“初步證明”規則,即賠償請求人首先要證明損害已經發生,并且該損害是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所引起,繼而,證明責任轉移到被告,而在民事賠償訴訟程序中則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據規則。
與國家補償區別
國家補償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其合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的損失,國家對其給予彌補的制度。國家補償責任在國家賠償責任之前就已經存在。其與國家賠償的區別為:
1.兩者發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由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引起,以違法為前提;國家補償由國家的合法行為引起,不以違法為前提。
2.兩者性質不同。國家補償的根本屬性在于國家對特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損失的填補,旨在求得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特別損失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補救,以體現其與普通公眾間的利益平衡,并不意味著任何對國家的非難。這可以說是兩者最主要的區別。
3.時間要求不同。國家賠償責任的前提條件是損害的實際發生,即先有損害,后有賠償;而國家補償即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前進行,也可以在損害發生之后進行。
4.兩者承擔責任的方式不同。國家賠償責任以金錢賠償為原則,以恢復原狀,返還財產等方式為輔;國家補償責任多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5.工作人員的責任不同。國家賠償制度中有追償制度。在國家賠償了受害人的損失以后要向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的作出違法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追償,但是國家補償制度中沒有追償制度。
在我國國家賠償的法律依據是國家憲法中第四十一條做出了明確規定:因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侵犯到了公民的利益,依法取得的賠償應該由國家承擔。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還有國家補償三者的區別是很大的,但是這也是普法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重難點。
冤假錯案如何申請國家賠償?
最新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全文
國家賠償法的適用主體包括哪些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天津二手房買賣程序有哪些
2020-11-27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工傷保險死亡賠償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1-17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破產債權如何確認和抵銷
2021-02-14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六盤水計量糾紛仲裁檢定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31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車禍賠償一般涉及哪些費用
2020-11-29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