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國家賠償的規定是什么?
民事案件國家賠償的規定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行使職權給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人身權或財產權造成損害,依法應給予的賠償。國家賠償由侵權的關履行賠償義務。
根據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一般包括行政賠償、刑事賠償。
二、民事案件獲得國家賠償的條件
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第31之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應當說,將民事司法賠償納入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我國現行《國家賠償法》的一大特點,順應了國家賠償法的發展趨勢。但是,從該條款規定的內容來看,我國民事司法賠償的范圍被嚴格地限定于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違法采取保全措施和對民事裁判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這三種情況,而不包括民事錯判。并且,逐項列舉式的封閉立法模式完全排除了司法實踐援引國家賠償法一般條款(《國家賠償法》第二條)對民事錯判進行司法賠償的可能性。如此一來,按照現行《國家賠償法》的規定,不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民事錯判,也不論民事錯判造成什么樣的不當后果,當事人都無從依法獲得國家賠償。
從司法實踐來看,最高人民法院為規范國家賠償工作,相繼頒布了幾個司法解釋。其中,與民事司法賠償有關的主要有兩個。其一為《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幾個問題的解釋》(法發[1996]15號)。該解釋第二條對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一條進行了具體細化。該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發生錯判并已經執行,依法應當回轉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采用反對解釋的方法對其加以解釋的話,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對于已經執行的民事、行政錯判,無法執行回轉的,在特定條件下,國家要承擔賠償責任。所以,與《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一條的全封閉狀態相比,該條款似乎對將民事錯判納入司法賠償的范圍還留有商討的余地。與民事司法賠償相關的第二個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 [2000]27號)。該解釋第一條所規定的內容與《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一條如出一轍,其無非是對即有的非刑事司法賠償事項的相關問題加以細化。同時,該司法解釋也進一步表明了最高人民法院尚無將民事錯判納入到司法賠償范圍的立場。
現實生活當中,對于大多數人員他們在申請國家賠償的時候,可能看到的更多的就是形式方面,也就是有一些人員的話,他們可能并沒有犯罪,但是卻被抓進去坐牢這個時候就有賠償,所以涉及到一些民事方面的糾紛賠償的話,國家法律當中并沒有規定。
刑事案件絕對不起訴國家賠償嗎
刑事案件偵查未終結國家賠償可以申請嗎
國家賠償再審期限是如何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轉包與轉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5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5法醫鑒定多少天有效期
2021-03-22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有什么
2021-02-19勞務合作協議書范本
2020-12-0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拆遷補償協議沒簽房產證能交嗎
2021-03-10公租房拆遷時,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