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過失致人死亡罪 ? ?? 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 故意殺人罪????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 聚眾斗毆罪??? ? 故意傷害罪量刑標準
大家都知道,搶劫是違法的,犯罪分子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那么如果是持槍搶劫殺人,法律又是如何規(guī)定的呢?它的判處刑罰和一般搶劫的刑罰會是一樣的嗎?接下來,律霸小編將為你詳細介紹持槍搶劫殺人怎么判刑,詳情請閱讀下文。
一、持槍搶劫殺人怎么判刑
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入戶搶劫的;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3、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4、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5、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6、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7、持槍搶劫的;
8、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第二百六十七條規(guī)定: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ji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攜帶兇器搶奪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由上可知,持槍搶劫也是屬于搶劫罪的一種,但是它對他人的危險性更大,因此,判處的刑罰會重于一般的搶劫罪,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搶劫罪如何認定
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點: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對財物所有人、持有人或者保管人等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劫取財物,或者迫使其當場交出財物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
4、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搶劫罪是行為犯,刑法對構成搶劫罪沒有規(guī)定數額、情節(jié)方面的限制,只要行為人當場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實施了搶劫公私財物的行為,無論是否搶到錢財,也不論實際搶到錢財的多少,原則上都構成搶劫罪,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
三、搶劫罪與非罪的界限是怎樣的
1、搶劫罪是侵犯財產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質最嚴重的犯罪。在一般情況下,凡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行奪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就具備了搶劫罪的基本特征,構成了搶劫罪。立法上沒有搶劫的數額和情節(jié)的限制性規(guī)定。但是依照本法第13條的規(guī)定,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行為,不認為構成了搶劫罪。
2、因為婚姻、家庭糾紛,一方搶回彩禮、陪嫁物,或者強行分割并拿走家庭共有財產的,即使搶回、拿走的份額多了,以及類似的民事糾紛,也屬于民事、婚姻糾紛中處理方法不當的問題,不具有非法強占他人財物的目的,不構成搶劫罪。
3、為子女離婚、出嫁女兒暴死等事情所激怒,而糾集親友多人去砸毀對方家庭財物,搶吃糧菜雞豬,屬于婚姻家庭糾紛中的泄憤、報復行為,一般應做好調解工作,妥善處理,不作為搶劫論處。
搶劫罪不僅對他人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還會侵犯社會的公共秩序,如果是持槍搶劫,屬于搶劫罪的法定加重情節(jié),處罰則會更重。如果你不幸正處于相關糾紛中,建議你通過律霸網站委托刑事方面的專業(yè)律師為你提供幫助。
搶劫銀行判幾年,搶劫罪的刑期是如何規(guī)定的?
入室搶劫判幾年,搶劫罪的加重情節(jié)有哪些?
搶劫罪的法定刑是怎樣的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土地抵押貸款無法償還怎么辦
2021-03-132020年發(fā)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彩禮到底應返還多少
2021-03-04贍養(yǎng)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yǎng)費如何計算
2021-02-28未簽訂借款合同發(fā)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qū)別
2020-12-27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qū)別
2020-11-11人身保險有哪些特殊性
2021-01-2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