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法規(guī)定,故意殺人罪屬于結果犯嗎
故意殺人,這種行為本身就構成犯罪,是行為犯,而不是結果犯。
行為犯與結果犯的區(qū)分標準并不統(tǒng)一,在國外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觀點。我國刑法理論通常是在討論犯罪既遂的標準時說明行為犯與結果犯的區(qū)分。一般認為:“行為犯,是指只要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某種危害行為就構成既遂的犯罪。結果犯,是指不僅實施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行為,而且必須發(fā)生法定的危害結果,才構成既遂的犯罪。與行為犯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以發(fā)生一定的危害結果作為犯罪構成的要件。
根據(jù)犯罪的本質,行為犯也必須具有侵犯法益的性質,否則不可能構成犯罪。但如果認為行為犯是只需要實施一定行為就成立的犯罪,則可能意味著不需要法益侵害與危險。這會導致將沒有侵犯法益的行為認定為犯罪,從而不當擴大處罰范圍。界定行為犯與結果犯面臨著兩種選擇:一是根據(jù)人們已經確定的行為犯、結果犯的具體范圍.論定其區(qū)分標準;二是重新確定行為犯與結果犯的標準與范圍。如果做出第一種選擇,則意味著哪些犯罪屬于行為犯、哪些犯罪屬于結果犯已經被固定化,如非法侵入住宅罪、偽證罪屬于行為犯,故意殺人罪、盜竊罪等屬于結果犯,因此,只能根據(jù)這種已經固定化的分類明確其分類標準。如果是這樣,前述第二種觀點所提出的分類標準具有合理性。即行為犯是行為與結果同時發(fā)生的犯罪,因果關系便不成其為問題;結果犯則是行為與結果之間具有時間間隔的犯罪,需要認定行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做出第二種選擇,則意味著否定已經固定化了的行為犯與結果犯的分類,完全重新確立其分類標準與范圍。如果是這樣,我們傾向于以犯罪的成立(而非既遂)是否需要發(fā)生結果為標準。即發(fā)生結果才構成犯罪的,是結果犯,如過失致人死亡罪、濫用職權罪等,這種結果犯只有是否成立的問題,而不可能存在犯罪既遂、未遂、中止與預備之分;沒有發(fā)生結果也構成犯罪的,就是行為犯,如故意殺人罪、搶劫罪,這種行為犯則存在犯罪既遂、未遂、中止與預備之分。根據(jù)這種標準所分出的行為犯,雖然不以發(fā)生侵害結果為必要,但也必須威脅了法益。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故意殺人罪是否屬于結果犯的相關資料。希望各位已經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并且能讓您知道您所遇到的問題的下一步該怎么去做。如果您在遭遇了這樣的問題,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為自己捍衛(wèi)公平,如您需要法律咨詢,請進入律霸網(wǎng),咨詢專業(yè)律師,相信定會有完美的答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運輸代理合同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2-12高空拋物砸車物業(yè)承擔責任嗎
2020-12-31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法律如何判定扶養(yǎng)關系
2021-01-22婚姻自由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29商業(yè)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高中學生死亡學校負責法律責任嗎
2020-12-01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雇傭關系有經濟補償嗎
2021-01-13企業(yè)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企業(yè)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qū)別
2020-12-30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yè)務嗎
2020-12-0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jù)效力的認定
2021-01-0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shù)姆秶?/p>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