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拘禁罪沒有得到諒解書的后果
請取保候審不以取得受害人諒解為前提條件,但是取得受害人諒解對辦理取保候審更有利。刑事訴訟法修改后,引進了刑事和解制度,犯罪嫌疑人和受害者就賠償達到協議取得諒解的,可以從輕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
1、《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2、《刑法》第七十二條【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二、相關知識
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對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權利的任何自然人。身體自由權作為一種人格權,是組成民事權利體系之一的人身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事權利的享有基于民事權利能力。凡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之自然人均依法享受包括身體自由權在內的民事權利。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始于出生,終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因此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對象,包括一切自然人(即基于自然規律而出生的人),即包括無辜公民、犯錯誤的人、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和犯罪嫌疑人。有一種觀點認為,非法拘禁罪中的“他人”,只是指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動能力的人,包括潛在的有意志活動能力的人在內,如幼兒、醉酒者和熟睡中的人。但不應包括完全沒有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活動能力的人,如嬰兒、嚴重的精神病患者。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我們整理的關于非法拘禁罪的相關知識,法律是無情的,法律也是有情的,只不過法律的有情和無情是區別人和物而分別定律的。相關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比較感興趣,我們有在線律師,歡迎您的隨時咨詢,解決您的疑問是我們的榮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機關辦案流程
2020-12-13行政訴訟維持判決之作出必須同時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4對身份不明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期限是多久,如何處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偵查羈押在實踐中的問題
2021-03-08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交通肇事逃逸怎么處理,怎么處罰
2020-12-26故意傷害輕傷一級會判刑嗎,怎么判
2021-01-16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立約定金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0-11-23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房產證已過戶十年現在有效嗎
2021-02-13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