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歌案6大疑問待解:劉-鑫能不能拒絕出庭作證
1、劉-鑫能否拒絕出庭作證?
魏*介紹,在日本,證人有作證義務,拒不作證的,有拒不到場罪,是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劉-鑫作為證人,如果被法院要求出庭,原則上不可以拒絕。
此外,日本《刑事訴訟法》第149條到151條規定,被要求出庭的證人拒絕出庭,可以處10萬日元以下罰款,并賠償因此造成的費用。情節嚴重的,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個人認為,劉-鑫是中國人,如果她跑回中國拒不出庭,日本法院、檢察院也無法追到中國要求她出庭”。
2、劉-鑫有義務告知案情嗎?
魏*提到,劉-鑫有作證的義務,但不需要把作證的內容告訴受害人家屬,也不需要公開。受害人家屬需要知道案情的話,不是聯系證人,而是應該聯系檢察官。如果受害人、犯罪嫌疑人都能隨便聯系證人的話,很容易串供的。
黃*表示,目前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雙方接觸應以不損害司法程序為前提,不應影響相關當事人、證人真實作證。如果庭審中,嫌疑人劉**方面的辯護律師以兩人私下溝通為由,對劉-鑫證言的真實性提出質疑,“需有證據證明,兩人接觸產生了對案件審理不利的行為。”
二、證人出庭作證的條件
要成為訴訟中的證人,適格的條件有四個:
其一是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況。知道案情是指證人直接憑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感知案情的人,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而不是聽說,據說等的間接感知。
其二能正確表達意志。如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做為證人,證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法院進行相關陳述的人,因此,這就要求證人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真實、清晰地表達所感知的案件事實。
其三能正確認識作證的法律后果。
其四是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以上四條密不可分。只要同時具備這四條,不論國籍、種族,性別,文化程度有何不同,均可成為民事訴訟中的證人,但是,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中擔任法官、陪審員、鑒定人、法警、翻譯人員、律師,不能同時定為該案的證人,因為那樣便會造成角色沖突,不利于公正原則的實現,也不利于訴訟程序的維護,做為案件的當事人,與案件有直接的利害沖突,也不能做為證人。
上述知識就是小編對“江-歌案6大疑問待解:劉-鑫能不能拒絕出庭作證”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日本法律的規定,證人有作證義務,如果日本法院要求證人出庭作出的,證人需要出庭。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管執法不公平怎么辦
2021-02-10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民事審判中發現刑事罪怎么處理
2020-12-30破產財產包含抵押財產嗎
2021-01-08涉外結婚怎么辦理結婚證
2021-03-10管轄異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0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
2020-11-18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什么是保險欺詐
2020-12-07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