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故意殺人怎么處罰
故意殺人罪是故意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有明確的殺人目的,并且希望其行為能致使被害人死亡;間接故意是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關于故意殺人罪的刑罰,本條共規(guī)定了兩檔刑:
1、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故意殺人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所規(guī)定的“情節(jié)較輕”,主要是指防衛(wèi)過當致使他人死亡、出于義憤殺人等情況。考慮到故意殺人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犯罪,必須予以嚴厲打擊,本條對于刑罰作了比較特殊的表述,按照從重刑到輕刑的順序列舉的,因此,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犯故意殺人罪的罪犯,在量刑時應當首先考慮重刑。
二、故意殺人罪的成立條件有哪些
1、行為對象:“他人”。自殺行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尸體不能成為故意殺人罪的對象。行為人誤認尸體為活人而進行“殺害”的,為對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導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時(如尸體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殺人未遂處理。
2、行為內容:必須具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即殺人行為,其特點是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人的肌體,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時期之前終結。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具有非法性。
3、責任條件:行為主體要求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自然人。主觀方面要求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目的或者動機不影響犯罪的成立。
不同的犯罪,《刑法》中規(guī)定的量刑標準不一樣,當然此時也要結合具體的犯罪情節(jié),才能作出最后的判刑。故意殺人罪造成人員受傷的與故意傷害罪導致人員死亡的,其實可能存在一定交叉的地方,所以司法實踐中需要先作出分析認定,才能確認最終是否構成故意殺人罪。
故意殺人罪會見筆錄要點有哪些?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qū)別有什么
故意殺人罪民事賠償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成功要重組嗎
2021-02-09勞動爭議調解的步驟是什么
2020-12-03有勞動糾紛案子的員工檔案保管時間是多久
2020-11-30勞動仲裁庭審調查時應當注意的問題
2020-12-04發(fā)律師函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09結婚時收的禮品如何認定
2021-02-0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4保定交通事故專業(yè)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情侶分手賠償協(xié)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對已解散的公司如何起訴
2020-12-17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guī)定
2020-12-28房產他項之后還能債權轉讓嗎
2021-03-19經(jīng)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財產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