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親人故意傷害罪刑法規定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即使家人故意傷害家人,涉嫌故意傷害罪的,也應按照《刑法》的規定處理。《刑法》關于故意傷害罪的規定如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是如何進行認定的?
1、客體要件
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健康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應注意的是,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因此,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一般不認為是犯罪。只有當自傷行為是為了損害社會利益而觸犯有關刑法規范時,才構成犯罪。
2、客觀要件
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1)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的方式,既可以表現為積極的作為,亦可以表現為消極的不作為。
(2)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
如果某種致傷行為為法律所允許,就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3)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只是一般性的拳打腳踢、推拉撕扯,不會造成傷害結果的,則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傷害結果其表現可多種多樣,有的是破壞了他人組織的完整性,如咬去鼻子、砍斷手腳;有的是損害了他人器官的正常功能,如聽覺、視覺、味覺喪失,精神失常等。但就結果的嚴重程度而言,則有3種形態,即輕傷、重傷或死亡。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的傷害如沒有達到傷害等級或雖達到等級卻屬輕微傷,則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
3、主體要件
故意傷害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故意傷害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未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致人輕傷的,則須已滿16周歲才能構成故意傷害罪。
4、主觀要件
故意傷害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對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是指根據當事人的所作所為來分析的,無論是親人還是陌生人,都不能成為犯罪嫌疑人肆意發泄自己負面情緒的對象。很多犯罪嫌疑人無非也就是認為對方跟自己的關系是非常的親密的,所以才肆無忌憚的利用所謂的親情關系去傷害對方,作為親人也不能太過于溺愛施暴者。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判幾年?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驗房結果不滿意怎么辦
2020-11-27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黨政機關法律顧問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24立約定金后未簽合同怎么賠
2021-02-15指定管轄的黨紀處分怎么辦
2021-01-27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新三板定向增發涉及哪些制度問題
2021-03-13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公司裁員賠償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2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車輛續保要注意什么
2021-01-18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