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罪的認定有什么標準
認定故意殺人罪的條件: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構成。
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對于教唆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或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去殺害他人的,對教唆犯應直接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既違反了國家的法律。
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本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即為故意。故意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
1、直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必然或者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以及明知必然發生危害結果而放任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又可分為兩種情況,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2、間接故意指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放任這種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
間接故意包括三種情況:
(1)為了追求一個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發生;
(2)為了追求一個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個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
(3)在突發性案件中不計后果,動輒捅刀子的情形。
3、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的區別
(1)認識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兩種情況,間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種情形;
(2)對危害結果發生的意志因素明顯不同。
間接故意是放任結果發生,即聽之任之、滿不在乎,容認、同意危害結果的發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結果發生或明知道必然發生的情況下放任結果發生。
(3)特定危害結果發生與否,對兩種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為定罪的意義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觀惡性大于間接故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故意殺人罪應當分為分為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這兩種情況都能夠觸犯故意殺人罪的標準。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職工死亡撫恤金如何計算
2020-12-14扣押勞動者工資作為保證金的勞動合同無效
2021-03-18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再婚放棄撫養權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5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勞動合同期限空白可以嗎
2021-03-20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勞務外包員工解聘補償由誰支付
2021-03-0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公路貨運保險合同爭議案代理詞
2021-03-21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拆遷補償協議是誰簽的
2021-02-26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拆遷款都是給戶主一個人的嗎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