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積極救助落水溺亡妻子
曹某與妻子孫某于晚飯后到村前小河邊乘涼。期間,孫某在河邊臺階上撩水洗澡,曹某在一旁把風,后曹某到相距十三米處的路邊方便,十分鐘后,曹某返回河邊只見衣服不見孫某,其呼喊亦未見應答,遂返回家中拿著手機并到父母家中叫人,約三十余分鐘后一起趕至河邊,將孫某打撈出,但其已溺水身亡。公訴機關認為,曹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二、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對本案曹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有意見認為,曹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因為,過失致人死亡的關鍵在于對死亡結果是否應當預見。本案中,被告人曹某主觀上明知河水較深,其妻不會游泳,在其妻坐在石階上洗澡過程中,其應當預見到有從石階掉入河水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在危害結果可能發生的情況下,違反了應有的預見義務和應盡的避免義務,客觀上在其排完大便發現孫某不見后,受時間、周圍環境及心理因素的影響,未積極下水施救,導致了孫某溺水死亡的結果發生,但因曹某對其不作為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不具有故意心態,其行為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應當以過失致人死亡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本文認為,曹某的行為無罪。曹某作為一個普通人,沒有義務也不可能預見其妻洗澡溺水死亡的后果,主觀上沒有過失;曹某的行為與孫某死亡的結果沒有一定的聯系,孫某系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對自已到河邊洗澡的行為應予負責,其行為與孫某死亡的后果沒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刑法中沒有夫妻間相互救助的明文規定,而刑法又明確規定了罪刑法定原則,因此,應宣告曹某無罪。
首先,曹某不具備犯罪構成的四個要件。犯罪構成有四個要件,這是在我國被理論承認和被司法實踐證實的,它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法。一是犯罪的客體要件:犯罪客體所描述的是侵害行為是否存在,是犯罪構成要件在犯罪本質中的集中體現。二是犯罪的客觀要件:犯罪的客觀要件是行為人行為的外在表現,它是以行為人如何侵犯犯罪客體和侵犯客體的嚴重程度來表現出來的法。 三是犯罪的主體要件:是指侵害社會關系的犯罪行為的行為實施者。四是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是在什么心理狀態下來實施侵犯社會關系的犯罪行為的。犯罪構成具備兩個特征:犯罪構成要件是任何犯罪不可缺少的條件,倘若缺少這些要件就根本不能構成犯罪法;犯罪構成是法律明文規定的,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決定。本案中的曹某之妻落水死亡,通過調查審理,曹某主觀上沒有想殺害其妻的故意,客觀上也沒有實施犯罪,因此曹某不能構成犯罪。
其次,曹某之妻應對自已的行為負完全責任。中國《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具體到本案而言,曹某之妻孫某既非精神病人也非間歇性精神病,應對自已河邊洗澡的行為負責,曹某對孫某的死亡結果,在主觀方面既沒有殺人的故意,也沒有過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過失,因為從其認識能力而言,根本不知道洗澡就可以致其死亡,無法建立可以致人死亡的因果認識。
另外,從其注意的義務而言,曹某的注意義務只能基于常識和習慣,對其所可能造成的危害結果,關注的只是是否會死亡的一般結果,而苛求行為人具有對其妻行為負有救助可能發生死亡的義務,顯然是無限擴大了注意義務的范圍,?因而也就談不上“應當預見”或?“疏忽大意”。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曹某之妻不慎落水溺亡應系意外事件,曹某在本案中不構成犯罪。
綜合上面的介紹,未積極救助落水從法律上講并不構成犯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未積極求助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應該在哪里做
2021-01-17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競業協議補償金標準
2020-12-01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工人在廠里受傷已買保險還需賠償嗎
2021-01-15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農村土地轉包糾紛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及相關的法律適用
2020-12-23最新公告拆遷補償方案,怎么判斷合法性
2020-12-10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雙方是誰
2020-11-29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