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故意傷害學生會受到什么處分?
依據我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 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傷害學生,經傷情鑒定造成輕微傷、輕傷、重傷的,以故意傷害罪論處。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處以警告、拘留、罰款或刑法第234條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傷的,10年以上、無期徒刑或死刑。
二、形態
故意輕傷的,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即行為人主觀上只想造成輕傷結果,而實際上未造成輕傷結果的,不宜以犯罪論處。重傷意圖非常明顯,且已經著手實行重傷行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的,應按故意重傷(未遂)論處。故意傷害致死的,屬于結果加重犯,行為人主觀上對傷害持故意,對致人死亡有過失。
易言之,在傷害對象與死亡者不是同一人的情況下,應根據行為人對死亡者的死亡是否具有預見可能性以及有關事實認識錯誤的處理原則來認定是否傷害致死。
(1)如果行為人甲對被害人乙實施傷害行為,雖然沒有發生打擊錯誤與對象認識錯誤,但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丙卻仍然實施傷害行為,因而造成丙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
(2)如果行為人A本欲對被害人B實施傷害行為,但由于對象認識錯誤或者打擊錯誤,而事實上對C實施傷害行為,導致C死亡的,應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處理事實錯誤的法定符合說,刑法規定故意傷害罪不只是為了保護特定人的身體健康,而是為了保護一切人的身體健康;只要行為人有傷害他人的故意,實施了傷害他人的行為,結果也傷害了他人,就成立故意傷害罪,而不要求其中的“他人”完全同一。故意傷害致死也是如此。B與C的身體均受刑法保護,發生對象認識錯誤或打擊錯誤并不影響A的傷害行為性質,理當以故意傷害致死論處。
(3)如果行為人張三對李四實施傷害行為,既沒有發生事實認識錯誤,也不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同時傷害王五,由于某種原因致使王五死亡的,則難以認定張三的行為成立故意傷害致死。
我國所有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都是會受到法律的保障,如果有不法分子利用暴力的行為侵犯公民的人身安全也是會構成故意犯罪,那么在出現了故意傷害后當事人也是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如果因為故意傷害行為造成了人身傷害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義務。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賠償標準
構成故意傷害罪可以自訴嗎?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起訴離婚孩子撫養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1-01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土地糾紛找民政嗎
2021-02-21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