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才構成綁架罪的行為?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身權利
以暴力,脅迫等手段對他人實施綁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司法實踐中,行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脅,迫使其家屬交付贖金;在綁架過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甚至慘遭殺害;還有的將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財物。
2、客觀方面表現為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
“暴力”,是指行為人直接對被害人進行捆綁、堵嘴、蒙眼、裝麻袋等人身強制或者對被害人進行傷害、毆打等人身攻擊手段。
“脅迫”,是指對被害人實行精神強制,或者對被害人及其家屬以實施暴力相威脅。
“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脅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藥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處于昏迷狀態等。
上述三種犯罪手段的共同點是:使被害人處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將被害人非法綁架離開其住所或者所在地,并置于行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動自由的行為。
法律只要求行為人具有綁架他人其中一種手段就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
關于已滿14周歲不滿16歲的人對本罪是否應負刑事責任的問題,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如果僅參加了綁架的行為,但未參與殺害、傷害被綁架人,沒有實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規定的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行為,該未成年人對這種綁架行為不負刑事責任。但應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如果在綁架過程中實施了殺害或者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被綁架人的,則應按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4、主觀方面由直接故意構成,并且具有勒索財物或者扣押人質的目的。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強行將他人劫持,以殺害、殺傷或者不歸還人質相要挾,勒令與人質有關的親友,在一定期限內交出一定財物,“以錢贖人”。
“綁架他人作為人質”,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機關釋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為人質。
綜上所述,對于綁架罪的構成一般是在暴力挾持他人勒索財物的情況下,或者是為了達到自己非法的目的,在認定的時候會按照綁架罪來進行,一般會判處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綁架罪結果加重怎么處罰
綁架罪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綁架罪的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高壓觸電致殘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1-01-27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解約定金與違約金的區別
2020-11-24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離婚訴訟有哪些證據,離婚訴訟如何舉證?
2021-01-04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未履行必要勘驗義務 保險公司應承擔理賠責任
2020-11-08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0-12-29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