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有故意傷害致死判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是否合法?
給有故意傷害致死判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是不合法的,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法條依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區別
故意殺人(既遂)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都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區別在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殺人,那么就成立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的故意內容是傷害,雖然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但是也僅成立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故意殺人中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生命被剝奪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身體健康遭到損害的結果,而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對于死亡結果,行為人的主觀故意是過失,是指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意識到或者輕信自己能夠避免而導致了這種結果的發生。
在現實生活當中一些傷害類型的案件的話,如果,說并不是特別的嚴重,那么此時都不需要再進行一個立案的處理了,只要雙方關于這樣的醫療費用能夠寫上一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導致他人死亡的話,就意味著這是屬于工作類型的案件,也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
犯故意傷害罪如何認定?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拆遷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6土地劃撥可以按揭嗎
2021-01-11虛假電視廣告怎么投訴
2021-01-04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以占有改定方式設立動產質權有效嗎
2021-03-05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交通工具意外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0-11-25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