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如何判定
故意傷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故意殺人罪一般較易區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權。
區別故意殺人罪同故意傷害罪的關鍵,就在于兩罪犯罪故意內容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內容只是要損害他人身體,并不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傷害行為客觀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為時出現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擊方向出現偏差,或因傷勢過重等情況而引起。行為人對這種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過失。因此,不能將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等同。同樣,也不能將殺人未遂同故意傷害混為一談。對于故意殺人未遂來說,沒有將人殺死,并非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愿作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為。被害人沒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違背其主觀意愿的。而在故意傷害情況下,被害人沒有死亡,完全是在行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日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區分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內容。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內容問題屬于主觀思維意識范疇。主觀意識支配、制約客觀行為;客觀行為反映主觀意識、檢驗主觀意識。因此,要正確判定故意的具體內容,必須全面綜合、分析案件的各種事實情況。不能簡單地根據某一事實做結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故意傷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體權,故意殺人罪一般較易區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拖欠農民工工資最快最直接的解決辦法
2020-11-15婚姻長期遭受冷暴力離婚可以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1-02-13戶口在娘家的外嫁女是空掛戶嗎,能獲得土地補償嗎
2021-01-30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關于行政處罰管轄原則
2021-01-23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彩禮算是婚前財產還是婚后財產
2021-02-21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土地轉讓協議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6房租拆遷導致燈損壞賠不賠
2020-11-16拆遷戶房子過戶的法律規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