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視頻辱罵構成侮辱罪嗎
錄視頻辱罵構成侮辱罪。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因此,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四方面來確定:行為人主觀有過錯。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
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存在損害后果。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如果錄視頻辱罵某地區的人是會構成侮辱罪的,因為這種情況雖然沒有固定的受害者,但是行為已經構成了侮辱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侵犯商業秘密罪如何判刑
2020-11-20車禍得到對方諒解可不可以免刑事責任
2021-03-17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小學生被踢后身亡保險是否賠付
2020-11-13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什么是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
2020-12-08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江門蓬江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