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綁架罪的有哪些表現形式
根據《刑法》第239條的規定,綁架罪的表現形式具體有以下三種:
1、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他人的行為;現實中常見的犯罪形式多為犯罪分子綁架他人實施控制后,向其近親屬索要財物的行為。
2、基于財物以外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綁架他人的行為。如犯罪分子搶劫作案后,劫持人質,要求警方讓其離開犯罪現場的行為。
3、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行為。主觀表現為故意綁架他人作人質,威脅、要挾達到犯罪目的,這種犯罪目的,即是指向勒索財物,也有政治目的、個人目的或恐怖活動等目的,而如果以財物為目的的,必須是勒索財物的行為,也即強行索要財物的行為。其侵害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公民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二、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何?
綁架罪只有既遂才會考慮“情節較輕”的情形,所以,綁架罪既遂的標準如下:
綁架罪以控制人質為既遂標準。
【注意】大部分人會以犯罪行為人勒索到財物為既遂標準,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本罪中只要犯罪行為人限制或控制了受害人的人身自由即既遂。
三、怎么處罰綁架罪
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犯本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近幾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因債權債務關系引起的“人質型”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案件,即以強行扣押“人質”的方式,脅迫他人履行一定行為為目的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定行為為目的”,實踐中大多是健債款,要求“以錢換人”。這種行為從形式上看與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的綁架行為很相似,但實質上有很大區別,要注意區分二者。
綁架罪結果加重怎么處罰
犯了綁架罪判幾年
綁架罪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履行的無效合同怎么辦
2021-01-18土地使用費與耕地占用費區別有哪些
2021-02-02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1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個人婚前財產的證據如何保存
2021-02-19兼職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6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條件與程序有哪些
2021-02-08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