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訴訟中直接證據的缺乏和親子關系證明責任的高標準,使得親子鑒定成為認定或否定親子關系的關鍵性證據。親子鑒定技術簡便易行,準確率較高,從技術手段方面來講,目前被廣泛采用的DNA鑒定技術,肯定生物學父子關系的準確率在99.99%以上。否定生物學父子關系的準確率則幾乎達到100%,在訴訟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當事人拒絕做親子鑒定,對此類糾紛應如何處理,審判實踐中爭議比較大,法院往往很難定奪。由于親子鑒定事關重大,涉及到夫妻雙方、子女和他人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請求確認親子關系的一方要承擔與其訴訟請求相適應的舉證責任,即其生父和生母有同居或受胎之可能的基本事實。如果過分強調請求一方的證明責任,勢必使請求人的實體權利難以得到保護:但如果忽略請求一方的證明責任,則可能導致權利濫用,不利于家庭關系的穩定和當事人隱私的保護。
親子鑒定作為一種證據方法,其實施必須具有必要性與正當性。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構成必要性,所謂正當性,是指當事人在請求進行親子鑒定時,已具有推論親子關系存在與否的重要證據,使進行親子鑒定成為正當的收集證據的手段。在處理有關親子關系糾紛時,如果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形成合理的證據鏈條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親子關系,也可以說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堅決不同意做親子鑒定的,由于親子鑒定使用的是人體生物學樣本,本人是否同意鑒定、同意采樣,關系到人權問題,法院不能強制當事人做親子鑒定,但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做出處理。
有人認為,親子鑒定涉及人身權利的保護,如果適用上述司法解釋有關推定的規定,等于變相強迫鑒定,有侵犯人權之嫌疑。筆者認為,權利沖突是現代民事訴訟中常見的一種情形,如何正確處理權利之間的相互沖突,取決于法官的價值取向以及兩種利益之間的選擇和平衡。在有關親子關系的糾紛中,一方面要保護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要保護相對方的人身和人格權利不受侵犯。面對相互沖突的權利和利益,我們應當將未成年子女享有的被撫養教育的權利置于司法保護的首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怎樣進行著作權注冊
2021-02-0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打人沒有證據能立案嗎
2021-02-15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