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罪的屬于自訴還是公訴案件?
故意傷害罪一般是公訴案件。
達到輕傷級以上的對方已經(jīng)構成故意傷害百罪,因為故意傷害罪不屬于親告罪,原則上受害人不能直接到法院起訴問,一般情況下是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檢察院審查起訴。如果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但是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受到輕傷害的可以到法院起訴。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4條之規(guī)定:
1、犯故意傷害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傷害罪,致人重傷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公訴和自訴的區(qū)別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中的公訴案件和自訴案件,雖然都是刑事案件,但二者之間是有嚴格區(qū)別的,主要是:
(一)案件來源不同。公訴案件是由國家公訴機關即人民檢察院提起的;而自訴案件是由被犯罪行為侵害的公民、個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監(jiān)護人、近親屬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
(二)犯罪性質(zhì)和危害程度不同。
(三)審查程序不同。
(四)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不完全相同。
1、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反訴;而公訴案件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雖然有權對司法人員侵犯其訴訟權利提出控告,但絕不能就案件事實本身對司法人員提出反訴;
2、自訴案件的被害人作為自訴人如果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決不服的,有權在法定上訴期內(nèi)按照法定程序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享有獨立的上訴權;而公訴案件的被害人沒有獨立的上訴權,無權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裁定提出上訴,只能自收到判決書五日以內(nèi),請求人民檢察院在法定期限內(nèi)按照法定程序提起抗訴。
(五)當事人的訴訟地位不同。自訴案件中的被害人是自訴人,居原告地位,而公訴案件中公訴機關(人民檢察院)居原告地位,被害人則處于證人地位。
(六)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的時間不同。
綜上,關于故意傷害罪是自訴還是公訴案件的這個問題,是必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的,假如說傷情鑒定的結論是重傷,即便是受害人出具了刑事諒解書,也是一定要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的。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的量刑標準
故意傷害罪和尋釁滋事罪界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zhí)行程序
2021-02-05國家對原產(chǎn)地標記實施管理規(guī)定有哪些
2020-12-20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農(nóng)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jù)
2021-02-22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離婚協(xié)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事實勞動關系確認及工傷賠償
2021-01-11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影響出口產(chǎn)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jù)”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流轉是指什么
2021-02-062020年最新企業(yè)拆遷補償政策有哪些
2021-03-03征地聽證,放棄后可否再申請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