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的區(qū)別是什么
1、從定性上講: 故意傷害罪行為人主要是對他人身體上進行傷害,但主觀上并不希望發(fā)生他人死亡的嚴重后果; 而故意殺人罪行為人實施了故意傷人的行為,且主觀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種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殺人罪。
2、從量刑上講: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jié)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故意傷害致死會判多少年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
根據《刑法》第234條的規(guī)定,故意傷害致人死亡起刑為10年,適用死刑。在刑事訴訟事務中,“以犯罪嫌疑人對被害人及家屬積極作出民事賠償作為酌定情節(jié)在量刑中被充分考慮”已在司法實踐中被普通運用。因此,民事賠償部分的解決將直接影響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實刑的期限。
就故意傷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層法院提起公訴,則一般對犯罪嫌疑人比較有利,既不會判處無期以上徒刑,如果積極賠償,則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訴,即使積極賠償,最終也會使用上刑限。
對于所發(fā)生的故意傷害刑事案件,應由公安機關負責立案偵查,調取、固定犯罪證據,在偵查終結后向檢察院移送起訴,再由檢察院在審查后向法院起訴,最后由法院在審理后,根據具體的犯罪情節(jié)、所造成的傷害程度、認罪悔罪態(tài)度惡劣等依法判處相應的刑罰。
故意傷害罪致人毀容判幾年
涉嫌故意傷害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審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對方不處理怎么辦
2021-03-1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買二手房之前需要做哪些功課呢
2021-03-17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無證駕駛時發(fā)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guī)定的
2020-11-17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多年未使用的宅基地政府可以收回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