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故意殺人罪同故意傷害罪的關鍵,就在于兩罪犯罪故意內容不同。故意殺人罪的故意內容是剝奪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而故意傷害罪的故意內容只是要損害他人身體,并不是剝奪他人的生命。即使傷害行為客觀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為時出現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擊方向出現偏差,或因傷勢過重等情況而引起。行為人對這種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完全是出于過失。因此,不能將故意傷害致死同故意殺人等同。同樣,也不能將殺人未遂同故意傷害混為一談。對于故意殺人未遂來說,沒有將人殺死,并非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愿作為,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作為。被害人沒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違背其主觀意愿的。而在故意傷害情況下,被害人沒有死亡,完全是在行為人的意料之中。
判斷犯罪人主觀故意內容、不能單憑口供,或僅根據某事實就下結論,而應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全面分析案情。根據發案原因、行為發展過程、犯罪工具、行兇手段、打擊部位、打擊強度、行兇情節、作案時間、地點、環境、犯罪人與被害人平時關系、致人死亡或未死亡的原因、犯罪分子一貫表現和犯罪后的態度等,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對于那些目無法紀、逞勝好強、動輒行兇、不計后果一類的侵害人身權利的行為,盡管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往往沒有利害關系,犯罪人主觀上也沒有明確的殺人動機和日的,但行為人在行兇時,對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抱漠不關心的態度。所以,應按行為客觀造成的實際損害的性質來確定危害行為的性質。致人死亡的,就構成間接故意殺人罪;損害他人身體的,就構成故意傷害罪。
區分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既遂、故意傷害與故意殺人未遂的界限,關鍵是要查明行為人故意的內容。如果行為人明知是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死亡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死亡結果的發生,即使沒有造成死亡結果,應定故意殺人罪,如果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傷害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傷害結果的發生,即使由于傷勢過重,出乎其意外地導致死亡的應定故意傷害罪。故意內容問題屬于主觀思維意識范疇。主觀意識支配、制約客觀行為;客觀行為反映主觀意識、檢驗主觀意識。因此,要正確判定故意的具體內容,必須全面綜合、分析案件的各種事實情況。不能簡單地根據某一事實做結論。
故意傷害和故意殺人的違法犯罪案件在調查時,辦案機關應對違法案件的發生時間、地點、人物、發生過程進行詳細的調查。確定后,對違法人員進行處罰辦理。受罰的當事人如對判決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辦理。
打架打死人是故意殺人罪嗎
故意殺人未遂判幾年
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區別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違約訴訟流程
2021-02-16煤礦事故頻發,煤礦安全如何保障
2021-02-22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經濟犯會判死刑嗎
2021-03-06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合同解除的方式有哪些及解除后果是什么
2021-01-18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法爭議是指哪方面
2021-02-14關于印發《上海外資保險機構暫行管理辦法》的通知
2020-12-24論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解釋原則有什么
2021-02-12投保率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