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次持刀故意傷害同一個人怎么判刑?
第三次持刀故意傷害同一個人的判刑標準要根據給受害人造成的后果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罪的辯護詞應該怎么寫?
(一)標題。可寫“關于×××(人)××××案的辯護詞”。
(二)前言
交代辯護人的合法地位。同時簡要說明辯護人事前進行了哪些工作,如查閱案卷,了解案情,同在押的被告會見或通信等(多限于律師)。在前言的最后,可概括說明辯護人對此案件的基本觀點。如認為公訴人指控被告的犯罪事實不能成立,或定罪不當,等等。
(三)辯護理由
這是“辯護詞”的主體部分,從事實上、從法律上、從被告的認罪態度上提出辯護理由。具體可從分析公訴人所提出的被告的犯罪事實是否能成立等方面提出辯護理由;或者運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提出意見,針對起訴書中提出的罪名發表意見;認罪態度主要是根據黨的“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政策,提出可以從輕的理由。
(四)結尾。歸結辯護理由,提出有關判處被告的建議。
(五)寫明辯護人姓名,并注明具體日期。
三、故意傷害案件中嫌疑人有哪些權利?
(一)陳述權。當對被告人進行訊問時,給予其陳述和辯解的機會。
(二)詰問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在庭審時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的權利。
(三)調查證據申請權。刑事被告人可以申請法院調取證據并申請法院傳喚證人、鑒定人還有權請求與其他被告對質。
(四)辯論權。刑事被告人享有的就事實和法律進行辯論,就證據的證明力和程序問題進行辯論的權利。
(五)選任辯護人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選任辯護人為自己提供法律幫助,進行辯護。
(六)救濟權。刑事被告人不服法院的判決或裁定,有權獲得救濟。
(七)回避申請權。為了避免有回避原因的司法人員不回避而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而賦予被告人回避申請權,以資補救。
其實,持刀傷人的做法本身就是違法的,即便沒有給被害人造成特別嚴重的后果,被害人也可以到公安機關報案,當事人因為持刀傷人被治安拘留過以后,又接二連三的故意傷害同一人的話,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機關申請人身保護的。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是結果加重犯嗎
故意傷害罪司法解釋及刑法條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公司應該給交保險嗎
2020-12-14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11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從保險代理人處買到不存在的保險
2020-11-25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
2020-12-09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房子折遷款多久能下來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