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盜竊既遂與未遂的界定
盜竊罪既遂與未遂的界定,對于定罪和量刑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盜竊未遂,談不上數額較大,實際社會危害性也很小的,可以認為是情節顯著輕微而不構成犯罪;但是如果以珍貴文物等重要的數額巨大的財物為盜竊對象,因其社會危害性大,也應認定盜竊罪(未遂)。
在區分標準上,應堅持以盜竊罪的構成要件是否齊備為標準,但在有些情況下,盜竊罪既遂與未遂較難區分,這就需要一定的標準。主流學說采取失控說,即應當以盜竊行為人的盜竊行為是否使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失去了對該財物的實際控制,區分盜竊罪的既遂與未遂。凡是由盜竊的財物已經脫離了公私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的實際控制,即為既遂;如果竊取的財物實際仍在財物所有人、保管人的控制之下,即為未遂。因為盜竊罪是對公私財物所有權的侵犯,盜竊行為人通過其所實施的盜竊行為,使公私財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失去了對公私財物的合法控制,才能侵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有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項的規定:盜竊未遂,情節嚴重,如以數額巨大的財物或者國家珍貴文物等為盜竊目標的,應當定罪量罰。如潛入銀行金庫、博物館等處作案,雖未得逞,因盜竊目標數額巨大,盜竊目標極為重要,一旦盜竊得逞,會使公私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屬于情節嚴重的盜竊犯罪,應當追究其盜竊罪(未遂)的刑事責任。上海市規定:以數額巨大的財物為目標,未實施終了的盜竊未遂,可以定罪處罰。
二、罪與非罪的界限
主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1、盜竊罪與一般盜竊行為的罪限。其區分有數額和次數兩個可供選擇的標準,只要具備了數額較大或多次盜竊其中之一的,就構成盜竊罪,否則,只是一般違法行為。
一般說,個人盜竊數額達到“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就可以成立本罪。然而實際中盜竊案件的情況十分復雜,其發案數屬刑事案件之首。為了正確把握罪與非罪的標準,在審理盜竊案件時,應當根據案件的具體情形認定盜竊罪的情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3月10日《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的規定,一方面盜竊公私財物接近“數額較大”的起點,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1)以破壞性手段盜竊造成公私財物損失的;(2)盜竊殘廢人、孤寡老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3)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另一方面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節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理:
(1)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2、把盜竊自己家里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罪區別開來。這里所指的“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主要指偷竊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的財物,也包括偷竊共同生活的其他非近親屬的財物。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的財物和非近親屬的財物不等于本人的財物,但又與非共同生活的其他人的財物有所區別。這里所指的“盜竊近親屬”的財物,是指盜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近親屬”的財物。所謂“近親屬”,按照我國刑訴法第82條第6項的規定,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由于行為人與近親屬之間存在著特殊的關系,因此,在處理這類盜竊案件時應當有別于社會上普通盜竊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4項規定:“偷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但是,如果行為人盜竊惡習太深,屢教不改,盜竊數額巨大,甚至勾結外人共同盜竊家庭及親屬財物,嚴重影響到家庭及親屬安寧,家庭其他成員或者被害親屬堅決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行為人誤將公私財物當作自己的財物拿走,或未經物主同意,擅自借用其物或私自挪用代為保管的他人錢物,用后歸還等情況,因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不構成盜竊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總結的關于“盜竊既遂與未遂的界定”的全部內容,盜竊罪既遂和未遂的兩種形態關系到盜竊行為社會危害性大小的認定,關系到追訴時效的認定,關系到共同犯罪是否成立,直接影響著對嫌疑人的定罪處罰,如果上述內容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評論或者分享給您的朋友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糾紛找哪個部門比較好
2020-12-10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工傷保險申報沒繳費有效嗎
2021-03-08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酒后溺亡意外保險賠嗎,哪些情況意外險不賠
2021-01-02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的案情分析
2021-02-08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轉讓協議究竟有沒有效
2021-03-10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