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偽劣商品罪主觀故意的含義是什么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客觀證據、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明知”不等于“確知”。只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結合行為人主觀情形,證實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為人不能否認即可。根據本類犯罪的性質和實際生活中的發案情況,本類犯罪主體在主觀上大都具有謀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類犯罪。如果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騙等完全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出于過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則行為人不構成本類犯罪。
法律規定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關于“銷售偽劣商品罪主觀故意的含義”的相關資料,希望以上資料能幫你清清楚的了解相關信息,因為在實際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量,所以實際操作可能有些許出入。若你想得到更準確的答復,可以與我們的在線咨詢律師取得聯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誰是行政訴訟案的共同訴訟人
2021-03-22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交通事故車輛保全后怎么辦
2021-03-15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共同債務人和連帶債務人的區別
2021-03-05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理賠公估人的業務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0-12-06人身保險合同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09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