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詐騙手段集資法律怎么認定
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都是屬于非法集資類犯罪,在行為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生產經營業務為名義,以高額利益回報為條件,進而籌集公眾資金。但二者具有明顯的區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而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違反有關金融法律、法規的規定,使用詐騙方法進行非法集資,擾亂國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財產所有權,且數額較大的行為。
是否使用詐騙手段集資以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區分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關鍵要素。
在集資詐騙犯罪中,所講的生產經營業務是虛擬的,旨在騙取公眾信任,所承諾的利益回報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性;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中的生產經營業務事先確實存在,且利益回報的可能性較大,被告人在此沒有欺騙利用被害人。本案中,常某向社會不特定公眾散布要進行房地產開發及有高額利益回報的虛假信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最終自愿處分財產并遭受了經濟損失。常某的行為符合集資詐騙罪中采用詐騙手段的情形。
在集資詐騙犯罪中,被告人對非法集資的款項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這里的非法占有不是臨時占有被害人財產,而是永久性、不可逆轉的占有,是一種主觀上的直接故意;而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中,永久性占有他人財產不是被告人的主觀意愿,即便最終出現了無法歸還公眾投資的情況,但只要被告人事先沒有占有集資款項的目的,并且能夠將集資款項用于正當增值業務,也不能視為集資詐騙。本案中,常某在騙取被害人投資后,將該款項用于個人事務,反映出常某不計劃再將集資款項返還給被害人,在詐騙行為開始就意圖永久非法占有社會不特定公眾的資金,可以認定常某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觀目的。
綜上所述,常某在向不特定社會公眾非法募捐資金的過程中,使用了詐騙方法,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應判決集資詐騙罪。
二、公司法人以詐騙手段集資
2014年1月到3月,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常某在其公司不具有房產開發資質的情況下,以虛擬的房產開發資質的情況下,以虛構的房產開發項目為名,以高息及返利為誘餌,向社會非法集資資金近500萬,其中近300萬用于個人事務,其他款項下落不明。
綜合上面的介紹,集資詐騙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都是屬于非法集資類犯罪。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公司法人以詐騙手段集資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21-02-01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解封保全要原告申請嗎
2021-01-04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利差益
2021-01-17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特征
2021-03-02國有劃撥土地轉讓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