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能夠成信用卡詐騙嗎
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只有法律明文規定為單位可以成為犯罪主體的犯罪,才存在單位犯罪及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的問題,并非一切犯罪都可以由單位構成。規定單位犯罪的法律,指的是刑法分則性條文。本罪的犯罪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不能構成本罪。實踐中,有單位持卡人惡意透支數額巨大的案件發生,銀行通過民事救濟手段難以挽回自己的損失。筆者認為,刑法修訂時,應規定信用卡詐騙罪既可以由單位構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構成,其理由如下:
1、單位有實施信用卡詐騙的現實條件。《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銀行卡按發行對象不同分為單位卡(商務卡)和個人卡。單位作為合法持卡人和使用人,透支額比個人卡要大,單位完全可能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惡意透支。此外,單位也可以利用偽造、作廢的信用卡或冒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詐騙。
2、刑事立法應具有協調性,與其性質類似的信用證詐騙罪既可以由單位構成,也可以由自然人構成,而信用卡詐騙罪只能由自然人構成,在立法上明顯不協調。
信用卡詐騙對象包括借記卡嗎
信用卡詐騙罪中的信用卡是否包括借記卡,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論。持肯定的觀點認為,信用卡和借記卡規定于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中,此前對銀行卡只規定了一種,即中國人民銀行頒布并實施的《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中的信用卡。刑法規定的信用卡詐騙罪是以《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為基礎的,從立法精神上看,信用卡詐騙罪所指的信用卡就是今天的銀行卡,即包括借記卡,行政法規稱謂的變化不能改變刑法原來的適用范圍。
信用卡詐騙罪中的信用卡不包括借記卡。借記卡不具有透支功能,而《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規定信用卡具有透支功能,因此不同于《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中的銀行卡。借記卡是并非是從信用卡中分離出來的,而是新法規施行后新增加的一種銀行卡,就其本質是金融憑證的一種。因此借記卡不能成為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工具。使用偽造的、變造的、作廢的借記卡或者冒用他人的借記卡進行詐騙活動,應當以金融憑證詐騙罪論處。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于單位進行信用卡詐騙也是存在的,相應的也應當承擔一定的行使責任,所以單位也可能成為信用卡詐騙的主體之一。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27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未交付如何處理
2021-03-21傷殘鑒定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11監察委與紀委有何不同
2021-02-22律師費用由誰承擔
2021-01-12主要責任不要諒解書會坐牢嗎
2021-01-08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勞動合同的效力的具體內容
2021-01-23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交警隊和保險公司對事故認定不一樣怎么辦
2021-03-09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承包合同的期限有多長
2021-03-24什么情況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3-14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房屋拆遷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1-10承租人在租賃期間被拆遷有沒有補償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