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簡介
2015年3月,孫某因賭博輸錢便想弄點錢花,便對郭某謊稱其租住的房屋是其自己的,并想賣掉。郭某正好要為女兒結婚購買二手房,于是就和孫某簽訂了一份購房合同,約定房價20萬,郭某先支付其13萬,之前孫某向郭某借的2萬元折抵房款。合同簽訂后,郭某支付了13萬元后,孫某更換了聯系方式,并將13萬元全部揮霍。2015年6月,孫某被抓獲歸案,對于詐騙事實和之前與郭某的2萬元債務均認可。
二、分歧意見
本案中,關于孫某的行為構成合同詐騙罪,沒有爭議。爭議的焦點是詐騙數額是多少?
第一種觀點認為:詐騙數額為15萬,理由是2萬元的債務在簽訂合同時已經消失并轉化為被騙數額。
第二種觀點認為:詐騙數額為13萬,因為2萬元債務并未消失,之前的合法債務不能轉化成詐騙數額。
三、筆者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從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不能成立角度來看,之前合法債權并未消失。本案中,孫某以詐騙郭某錢財為目的,在簽訂合同之前就已經具有詐騙故意,客觀上隱瞞租房真相,并與被害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依據《合同法》52條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為無效合同,并且本案中,孫某并非房屋的實際主人,其也沒有處分房屋的權利,因此,該合同根本不能成立,更不能實際履行。所以雖然孫某與郭某約定了2萬元債務折抵房款,但是并不意味著郭某的債權已經消失了,其依然可以通過民事途徑獲得救濟。
其次,從主客觀相一致的犯罪構成來看,孫某客觀上通過詐騙直接獲得13萬。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孫某在開始之初,其主觀詐騙的目的是獲得實際現實的財物而不是之前通過合法借貸關系產生的債務的消失。而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中也明確規定“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本案中,孫某在客觀上通過詐騙方式,實際獲得了13萬元的財產,而2萬元的債務并未其直接通過詐騙方式獲取的財物。
第三,從刑法因果關系角度來看,孫某獲得2萬元與詐騙行為無因果關系。本案中,孫某獲得2萬元合法債務在前,簽訂合同在后,該2萬元財產性利益并不是通過隱瞞真相,簽訂虛假合同的方式獲得的,因此,孫某獲得該2萬元的行為不符合刑法因果關系中原因在前、結果在后的邏輯法則。
最后,從損失彌補方式來看,該2萬元不能計入詐騙數額。依據我國刑訴法的相關規定,本案中作為被害人的郭某是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只能依據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而作為正常的債權債務關系卻可以通過正常的民事訴訟來解決。因此,如果將2萬元計入詐騙數額就無形中剝奪了被害人通過正常訴訟來解決合法債務的途徑。特別是在一些單位犯合同詐騙罪案件中,如果公司破產,是無法“退賠”的,但是完全可能通過法律途徑支付之前的合法債務。
現實中我們不能太過于信任熟人,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應當謹慎,防止落入熟人的陷阱之中,最后丟了錢財又失去了對朋友的信心。在面對詐騙等等情形時我們要分析明白不同的金錢的不同定義,準確對其進行定位。以上便是小編的全部整理,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在線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勞動糾紛的工廠能破產嗎
2020-12-30說能治好卻沒治好,醫院算不算欺詐
2021-01-02科創板是什么
2021-03-14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土地補償款分配方案確定后死亡,可以分配嗎
2020-12-14房屋拆遷評估價格具體包括哪些項目
2021-01-06直管公房拆遷補償安置方式
2020-12-04拆遷行政訴訟的特征有哪些
2021-02-19新農村建設拆遷是強制性的嗎
2020-11-18家里房子被拆遷能申請昆明公租房嗎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