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構成詐騙罪呢
1、客體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2)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2、客觀要件
(1)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300條規定,組織和利用會道門、邪教組織或者利用迷信騙取財物的以詐騙罪論處。
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行為人以提起民事訴訟為手段,提供虛假的陳述、提出虛偽的證據,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決,從而獲得財產的行為,稱為訴訟欺詐,但不成立詐騙罪。
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財產處分包括處分行為與處分意思,作出這樣的要求是為了區分詐騙罪與盜竊罪。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才構成犯罪。根據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一屆監察委員會第49次會議通過最新司法解釋,詐騙罪的數額較大,以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為起點。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已經構成詐騙罪的情形當事人是需要為自己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接受相關的處罰,不要認為構成了詐騙罪后還不需要接受處罰。構成詐騙罪的情形怎么樣認定或是構成詐騙罪的標準范圍是怎么樣,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24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哪些組織可以維護農民工獲得工資的權利
2021-02-04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