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斂財詐騙怎么辨別
依據我國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非法集資斂財詐騙的行為是非常多的,包括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形式吸收資金、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等。
相關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眾(包括單位和個人)吸收資金的行為,同時具備下列四個條件的,除刑法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或者借用合法經營的形式吸收資金;
(二)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
(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方式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
(四)向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第二條 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符合本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的條件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
(一)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銷售房產份額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二)以轉讓林權并代為管護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三)以代種植(養殖)、租種植(養殖)、聯合種植(養殖)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四)不具有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以商品回購、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五)不具有發行股票、債券的真實內容,以虛假轉讓股權、發售虛構債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六)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實內容,以假借境外基金、發售虛構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七)不具有銷售保險的真實內容,以假冒保險公司、偽造保險單據等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八)以投資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九)以委托理財的方式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利用民間“會”、“社”等組織非法吸收資金的;
(十一)其他非法吸收資金的行為。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非法集資斂財詐騙的行為是非常多的,包括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的形式吸收資金、通過媒體、推介會、傳單、手機短信等途徑向社會公開宣傳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試用期要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1-02-17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未轉移所有權的機動車發生事故由誰賠償
2021-03-15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什么是車上座位責任險
2021-01-10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土地承包合同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9土地流轉有哪些常見方式
2020-11-20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