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致死民事賠償標準是什么
各地、本人的情況不同賠償數額相差懸殊,除賠償搶救期間醫療費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如有死者生前撫養的被撫養人)、死亡賠償金、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營養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其中:
1、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2、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具體數額根據死者的戶口,當地統計數據,被撫養人的人數、年齡,當地生活水平等綜合計算。
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處罰,應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故意傷害導致被害人的死亡,一方面構成故意傷害罪,需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而另一方面還需要對死者的近親屬作出賠償,也就是我們說的民事賠償。若是可以積極的作出賠償,取得家屬的諒解,向法院出具了刑事諒解書,這樣的情況下法官判刑的時候往往會適當考慮這一情節,有可能對行為人從輕或減輕處罰。
故意傷害致死與故意殺人罪的區別有什么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借貸法律關系相關法條匯總
2021-02-19保護性約束是否屬于強制措施
2021-01-04企業公司股份制改造中的39個問題及解決方案
2021-03-22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新舊《專利費減辦法》的不同之處
2021-03-11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新三板定向增發規定
2021-01-06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什么情況不用贍養父親
2021-02-11宣告失蹤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3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司機無責保險公司該怎么賠
2021-02-21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