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比較重要的原則就是公開審判原則,可能有的人認為這就是指案件在審理的時候要公開,那從法律角度來講,到底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呢?而在訴訟中,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公開審判原則是什么意思
刑事訴訟法第11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公開審判,指法院審理案件和宣告判決,除了法庭評議以外,一律公開進行。它是刑事審判的一項基本原則。
公開審判,法院應當做到:
(1)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2)允許公民到場旁聽;
(3)允許記者采訪和報道。
二、哪些案件可以不公開審判
1、審判公開的例外:
(1)涉及國家秘密;
(2)涉及個人隱私;
(3)未成年人犯罪,其中14周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不公開審理(司法解釋規定是指開庭時的年齡);
(4)涉及商業秘密。(司法解釋規定必須由當事人提出申請。)
2、在公開審理案件時,對于公訴人、訴訟參與人提出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證據時,審判長應當制止。如確與本案有關的,應當決定案件轉為不公開審理。
3、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與審理該案無關的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人的近親屬都不得旁聽。審理未成年被告人的案件,適用相關規定。
4、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告判決也必須公開。
三、刑事審判的公開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
(1)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
(2)十四歲以上不滿十六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十六歲以上不滿十八歲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
(3)對于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
就公開審判原則的具體含義,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實踐中只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案件可以不公開審理外,其余的案件都是要進行公開審理、公開宣判的。而要是因為案件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的話,那么此時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不公開審理。
法律對未成年刑事犯罪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犯罪追訴期是多久
刑事犯罪的非法所得應當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鋪轉讓費多少算合理
2020-11-28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商標權轉讓應該怎么做
2020-11-26業務委托書可以背書轉讓嗎
2021-01-25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企業發生重大變故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01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本案保險合同約定損失賠償是否成立
2021-02-09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