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在司法節目中看到,公安機關并沒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逮捕,而是采取監視居住的方式。像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都屬于定罪不鋪的情況,公安機關執行的時候必須要嚴格按照條件和程序處理。那么定罪不捕的條件是什么?小編結合有關法律資料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什么是定罪不捕?
定罪不捕,是涉嫌犯罪但沒有逮捕必要或者有法定不應當逮捕的情形。不捕決定作出后,犯罪嫌疑人就會被釋放,公安機關會采取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如取保候審、監視居住。
定罪不捕不等于不起訴,逮捕和起訴是刑事訴訟的兩個環節,由檢察院不同的部門實施,前者是批捕處辦理,后者是起訴處辦理。是否逮捕只是決定是否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問題,是程序問題;而是否不起訴是偵查工作結束后,決定對犯罪嫌疑人是否移送起訴交付審判問題,是實體問題。
二、定罪不捕的條件是什么?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1)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3)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4)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1)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4)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5)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大家應該對定罪不捕的條件是什么有了初步認識。雖然說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的具體應用情形不同,但是兩者必須要符合犯罪嫌疑人對社會危害較小、嫌疑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嫌疑人處于哺乳期等條件。對于判處管制、拘役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也可以采取定罪不捕。
刑事拘留期限怎么計算?
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交物業費,物業可以停水停電嗎
2020-12-16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1-21法律顧問單位拖欠顧問費怎么處理
2021-03-21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訂立保險合同主體的要求
2021-02-11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違反最大誠信原則所帶來的保險糾紛
2021-01-20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